天气渐凉,
嗓子疼、咽痛、咳嗽、发烧、感冒……
统统找上门来,
除了支原体肺炎感染、流感,
还包括细菌感染、诺如病毒感染等。
专家提醒:
需要警惕肺炎支原体与流感等
其他呼吸道病原体出现叠加感染,
据了解,
多地近期已出现叠加感染的病例。
据媒体报道,近期已经出现了肺炎支原体感染叠加流感的病例。杭州陆女士(化名)带着生病孩子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结果孩子的血象报告显示为:乙流和肺炎支原体叠加感染。
北京中西医结合医院感染性疾病科主任医师葛永祥提醒,当前呼吸道感染就诊的人群以中、青年、学生、儿童居多,主要症状表现为:发热、咽干、咽痛部分患者伴有周身酸痛、鼻塞流涕一部分人表现为咳嗽,以干咳为主多数是在群体聚集情况下被感染。例如:参加了聚会、聚餐后被感染,或是一起上课的同学中有患病的同学,之后陆续地发生了其他同学的感染病例。
哪几种疾病易叠加感染?
易出现叠加感染的人群有哪些?
据“健康海淀”介绍,支原体感染、甲流、新冠病毒感染这三种易产生叠加感染,还有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副流感病毒之间,以及与其他病原体之间也容易发生叠加感染,其中两种病毒叠加感染及病毒和细菌、支原体、衣原体叠加感染的情况更为常见。
易出现叠加感染的人群
1、免疫力低下、免疫力受损、长期用激素,患有慢性病的群体;
2、不健康作息规律,长期熬夜,经常过度疲劳这样的人更容易发生叠加感染。
3、还有一部分人是初期感染了一种病原体,没有得到及时治疗,或没有接受正规治疗,延误诊治后导致病情加重,进而出现了叠加感染。
如何防止流感叠加感染
第一,减少聚集。尤其是在流感季,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
第二,保持良好卫生习惯。进餐及饮水前、上厕所后,公共场所触碰到公共设施之后都要及时洗手。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
第三,居室、办公室要定期通风。保持空气流通,降低病原体浓度,减少被感染或叠加感染的机会。
第四,注意防寒保暖。根据天气的变化及时增减衣物,不要受凉。
第五,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过度的疲劳。过度疲劳会降低身体免疫力,从而发生各种各样的机会性病原体感染。
多地疾控提醒:戴好口罩!
“发病大增,即将进入流行期。”近期,山东、吉林、河北、福建等多地疾控发布流感流行提示,强调戴口罩。今冬明春,我国呼吸道传染病存在交互或共同流行的风险。
北京协和医学院群医学及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冯录召认为,今年冬季流感的流行趋势仍不容小觑。如出现流感或呼吸道感染的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以免延误治疗。正确治疗,尽快康复,也是预防叠加感染的重要一环。
7岁男童咳嗽一周肺部发生实变
有医院一天最高峰做67例“洗肺”
据大皖新闻报道,一名7岁的男孩强强(化名)发热咳嗽六天,体温在40度左右波动,在当地医院住院治疗,但病情未见明显好转。日前,孩子转入复旦儿科安徽医院(安徽省儿童医院)。胸部CT检查结果显示:颈胸部皮下以及纵膈间隙广泛性积气;左肺上叶及右肺下叶多发炎性病变、左侧少量胸腔积液。
在评估病情后,该院儿童呼吸科主治医师王彦紧急对其进行了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和治疗,发现他肺部左上叶、右下叶内基底段被痰栓完全堵塞,给予灌洗、钳取等操作取出痰栓,并对肺炎处精准施药。治疗后,强强的体温开始逐渐平稳。四天后复查胸部CT,发现实变范围较之前扩大,医生再次用纤维支气管镜将气管内堵死的痰栓予以清理。目前,孩子的体温已经恢复正常,偶尔有咳嗽,症状较之前明显好转。
据报道,强强的病情并非个例。因近期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高发,有些孩子甚至出现了明显的肺实变、肺不张等肺内并发症。“我们以前平均每天只做10例左右的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近期平均每天要做50多例,最高峰一天做了67例,这个检查也就是家长常说的洗肺。”王彦介绍,因为很多严重的肺炎支原体肺炎引起了痰栓堵塞,必须通过纤维支气管镜进行灌洗取出痰栓,以保持呼吸道通畅。
针对家长担心的“洗肺”操作,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周薇11月12日接受新华社采访时介绍,“今年支原体肺炎的患儿进行肺灌洗治疗的确实比较多。肺灌洗有严格的操作指征,比如患儿出现了肺不张、局部实变,甚至有坏死和痰栓形成等非常严重的炎症反应,这时可能需要在支气管镜下进行肺灌洗,让气道通畅,同时在镜下也可以看到肺部病变的程度。”
儿童支原体肺炎病程&用药图来了!
戴口罩!
转发提醒更多人~
来源:青岛日报、观海新闻客户端、山东疾控、
北京日报、大皖新闻、健康海淀、央视新闻等
小最披星戴月
24小时不眠不休为大家服务
赏个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