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当中,往往有些人看起来很平庸,甚至连他们身边的人都觉得他们这辈子也不可能活得出息,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却活成了他人眼中的成功人士,完成了“屌丝逆袭”。
俞敏洪,1977年顶替了一个退学的女生上了高中,第一次高考,英语成绩只得33分,高考落榜的他,唯有回家继续务农。然而一次失败并没有对他造成打击,接下来他再接再厉,分别参加了第二次和第三次高考,最终考上了北大。
俞敏洪毕业后,选择在北大当老师。在校任教几年期间,因为想凑够出国的费用,私自到了校外的培训机构教书,违反了北大的教师纪律规定,被学校处分,被迫离开了学校。
离开了学校的俞敏洪,创立了属于自己的“北京新东方学校”,接下来的日子,凭着从北大练出来的脑瓜子和嘴皮子,俞敏洪把学校搞得有声有色,早就赚够了可以供他出国的财富,但是这个时候他却做了个一生中的最重大的一次决定:自己留在中国,让更多的学生获得出国留学的机会!
从1995年起,随着新东方进入快速的增长期,旗下的学生变得越来越多,每年招生的递增率都达到百分百以上。在这六年的时间里,学生人数由1994年的3500人,到2001年达到25万人,接着到了2004年,全国的招生人数达到了足足75万人。
俞敏洪说:“新东方精神就是这么一小块砖头,使得每一个学生,在他奋斗最艰难的时候,最疲惫的时候,我们给他垫上一块砖头,他不至于在一跳的时候掉到沟里去。我们就是这块砖头,这块垫脚石,让他们可以顺利地跨过这个沟坎。”此时,他名下的学校已经建立了各种基础外语培训和出国考试培训,并且完善了相关的出国留学服务体系。
随着这支“跨国舰队”规模日渐壮大,终于跨越了太平洋,在美国东部时间2006年9月7日上午九点二十五分正式上市,一个通过教育产业成功在遥远的彼岸上市的范例诞生了。
如今,这支“跨国舰队”依然在徐徐而行,而其背后的“新东方”精神依然激励着无数的学生和老师,不知道各位有没有被这种精神影响过呢,欢迎在下方进行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