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盛唐时期,上官婉儿展现了惊人的胆识和才华,堪比任何男子,甚至更胜一筹。她被问及是否能评价天下才士时,毫不犹豫地自信应对。盛唐时代留下了两个让后人叹为观止的女性,一个是史上第一位女皇武则天,另一个则是故事中的上官婉儿。两者有些相似之处,或许上官婉儿在与杀父仇人、一位女皇相处的二十多年中,染上了武则天的某些气息,或者只是因为她本身的强大。这在评价上官婉儿时,有人崇拜、赞美,也有人轻视,指责她喜欢巴结权贵,甚至在后宫私通,期待再次操控女皇之位。然而,这些负面记载恰恰突显了她的非凡,她能与深仇之人相安无事共处二十七年,并获得对方的喜爱和赏识。即便对方是女皇,在她眼中,婉儿仍能参与朝政、表达意见,甚至违背命令也能免于处罚,一方面是出于舍不得,另一方面也因为她的过人才华。后来,当女皇退位,李显登基,婉儿再次受到重用,武则天的推荐更是表明了她在女皇心中的分量。有人或许会问,她不恨女皇吗?当然恨,正因为她还保有怨恨,才更凸显她的厉害之处,她竟能在仇人面前二十七年内强忍怨恨,还能得到如此优待。她的气质、胆识和胆量丝毫不逊于任何男子。
婉儿被新皇重用,并被册封为昭容,其母亲也获封为沛国夫人,成为后宫中备受帝王重视的女性之一。与一般被皇后排斥的情况不同,婉儿不仅未招致韦皇后的厌恶,还与她相处甚欢,并常常给予策略和建议,赢得了皇后的信任。她建议皇后学习女皇处理政务的方式,实际上是为了争取民心。因为得到李显和皇后的信任和器重,她曾撰写罢废武则天的诏书,而后因此被武媚娘记恨,但在李显登基后,婉儿的家人都得到了平反,并得到皇帝亲自封赏。此后,她还向皇帝建议设立昭文馆,供文人学习交流,此举成为时人仿效的榜样。她自己的文才也十分出众,引来了众多赞誉和追捧。
然而,婉儿的母亲郑氏却是一个特立独行的人,当初她渴望生个男孩传宗接代,对于婉儿并不看好。据说郑氏曾梦见一位巨人赠给她一把秤,可称量天下人才,但当婉儿出生时,她的失望溢于言表。直到婉儿满月,郑氏才突发奇想拿着秤开玩笑地称量,没想到婉儿竟呀呀有声地回应了她。这或许也预示了婉儿未来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