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啃老”已经出现,家长却未有察觉,反而认为学生有上进心

2022-07-04     皮球儿妈妈

原标题:“新型啃老”已经出现,家长却未有察觉,反而认为学生有上进心

啃老一直都是一个贬义词,如果大学生被贴上“啃老”标签,是会受到大家的批判的。

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大家的思想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啃老一族的人在逐渐的减少,不过这几年,又出现了“新型啃老”一词。

众所周知,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并不乐观,大学生的数量越来越多,导致学历贬值的也越来越厉害。

再加上一些特殊原因,大学生就业可谓是难上加难,学历成为了大家在找工作时的强有力的武器。

为了提高自己的社会竞争力,很多大学生加入到了考研大军中,这说明大学生有上进心,因此应该给予鼓励,但是或许是因为过于重视学历,久而久之就引发了“新型啃老”。

“新型啃老”已出现,大多数家长都被蒙在鼓里

如今大学生要想找到一个满意的工作,学历是必不可少的,普通院校的毕业生是很难找到合适并满意的工作的。

所以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考研,一方面提升自己的学历,一方面将来会得到更多的就业机会。

王同学是一名普通院校的毕业生,学的是计算机方面的专业,相对来说这个专业是比较好就业的,但王同学的专业能力一般,找工作四处碰壁。

王同学就心生退意,不太想就业了,在看到身边的同学、朋友都考研考公之后,王同学也随大流的选择了考研。

家长得知了王同学的这一想法后,表示非常的支持,于是小王就待在家里备考,但王同学的考研之路并不顺利,连续三次都以失败告终,甚至第三次连笔试都没通过

但即便是这样,王同学依旧不打算放弃,还决定继续考研,实际上就是不想出去找工作。

其实像王同学这样的大学生并不少见,毕业后打着考研考公的借口,不出去找工作,但家长却未有察觉,反而还觉得学生有出息,有上进心。

按理说考研也好,考公也罢,无论大学生选择哪一条路,将来都会有很不错的发展,但是如果连续好几次了,还没有通过考试的话。

大学生也不要过于执着,或许更应该想一想自己适不适合这条路,又或者是变工作变备考,总不能一直待在家长提供的舒适圈当中。

与其选择“假努力”,不如面对现实

现在很多的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一直都生活在家长和学校的保护当中,失去了面对挫折的勇气。

就业可以说是大学生们的第一个坎,也是大学生认清自己的一个机会,不可否认的,大学生的就业大环境不是很好。

但很多时候,大学生找不到工作的是因为要求太高,而自己的能力又不足,所以大学生与其假努力,不如选择面对现实。

放低自己的姿态,找一份和自己能力想匹配的工作,踏踏实实的努力,虚心的学习,等到自己能力有所提升的时候,找工作就不是难事了。

应届毕业生要想找工作更容易,离不开大学期间的努力

应届生都是没有工作经验的,要想在就业的时候更顺利一些,大学期间就一定要努力才可以,不能抱着“60分万岁,61分浪费”的想法。

更不能出现挂科的情况,除了公务员,事业单位、国企等单位之外,私企一般对于大学生的期末成绩不是很看重,但是如果学生有挂科情况的话,是会降低录取几率的。

而且如果同等条件下,企业会优先录取成绩比较好的大学生,因此大学生还是要努力学习,保持排名考前。

另外证书也会在大学生就业的时候增加一份优势,但是证书的含金量必须要高,比如英语四六级证书,现在已经成为了很多企业的招聘门槛。

还有和专业相关的证书,比如要想从事会计,就必须有初级会计师证书,从事教育行业有教师资格证等,这种类型的证书大学生一定要考下来。

还有就是如果大学生在校期间有职位,比如班干,或者学习会等,又或者是有一些荣誉证书等,在就业的时候也比较有优势

另外大学生在学习的同时,也不能忽略了自己的综合能力,可以多参加一些活动,以此来提升自己。

总而言之,大学生们要把握住大学这个平台,用4年时间尽可能的去提升自己,希望大学生们能够明白,大学是起点不是终点。

话题讨论

你怎么看待“新型啃老”?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71519449c296b877cc99b6b6aafd575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