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杨瑞
炒股票、炒期货、炒黄金已司空见惯。最近这几年,什么都可以拿来炒,菜可以炒、员工可以炒、楼房可以炒,就连鞋子都可以炒。有句流行语这么说,“中年人炒股,‘90后’炒鞋”。因为稀少,限量版球鞋一双难求,线上线下秒杀,那叫一个激烈,不少新款上市瞬间就被抢空。
现在,年轻人非常喜欢跟随潮流。近年来,时髦的鞋子已经成为年轻一代的最爱。当有市场可以赚钱的时候,自然而然就衍生出新的“风口”。有些鞋子限量发售,以及有人囤鞋的缘故。鞋子的价格比以前上涨了几倍到几十倍(主要是因为鞋子的热度)。这些潮鞋的鞋商也对这种现象漠不关心。
前段时间,在美国球鞋电商平台StockX官网上,李宁发售了一款限量球鞋。这双原价只有1000多元的球鞋,在二手市场的价格短时间内暴涨到最高4万元,涨了近40倍。这并非个例,限量款、经典款球鞋价格上涨几倍、甚至几十倍的现象比比皆是,虽贵但还是有一堆人抢着买单……
如今,只要能赚钱的行业都可以用来投机。经过炒股和炒房,现今连鞋子都不放过。我们必须钦佩国民的智慧。有些人会认为鞋子有啥炒的。我们去逛街的时候,到处都是鞋子。有什么好炒的?其实,炒鞋一般都是一些限量版的鞋且牌子比较知名,这样的鞋市场需求也很大,很多人靠炒鞋赚了很多钱。
暴涨的鞋价
收藏限量版运动鞋曾经只是一些小众人的一种爱好,但近年来,随着“球鞋文化”在中国的兴起和明星带货,球鞋已不再单纯是体育用品,而是逐渐成为炒鞋玩家的生意。有数据显示,炒鞋在中国的火爆可以追溯到2015年,当时很多NBA球星来到中国,推动了鞋类文化的传播。一些带有嘻哈文化的综艺节目,明星的时装让一些年轻人热衷于漂亮的球鞋。
与此同时,一些运动品牌制造饥饿营销噱头,通过限量、抽签发售等方式刺激球鞋市场的繁荣,哄抬了鞋价。球迷收集球鞋的需求催生了大量的鞋贩,并逐渐形成了所谓的转售球鞋的“鞋市”。时尚媒体网站发布的二手运动鞋行业观察报告显示,全球二手运动鞋市场规模可能已达60亿美元,销售平台数量还在不断增加。
炒鞋可能不会像房地产或股票那样赚到几百万,但仍然有成千上万的人在做。很多媒体都报道过相关事件,最典型的是20多岁的年轻人。他在大学时就开始炒鞋,每年赚几十万元。几十万对许多上班族来说都不是小数目,更不用说大学生了。
因为潮鞋一般都是限量销售的鞋子,再加上故意囤积商品进行“饥饿营销”,一双小鞋子被炒成天价。一双几千的鞋子对普通人来说已经很贵了。但对于时尚人士来说,这仅是一个入门而已,因为一双售价数千元的鞋子很可能在市场上被炒到高于原价几十倍。对这些潮人来说“信仰”比金钱更重要。有人会说,制造商增加鞋子的产量不就可以了么,那不会降低价格吗?从理论上讲,这是完全有可以的,但潮鞋品牌一直对这种情况持“漠不关心”的态度。默认鞋子的“天价”。对于潮鞋来说,这不仅可以使他们的鞋更贵,而且是一个很好的宣传和提升品牌价值的方式。
为了抢鞋,甚至耐克还出现过官网被黑的情况,整个官网的鞋被一个团队幕后操作全包了,只发往三、四个地址。因此想要抢一双原价鞋越来越难,落到鞋贩子手里的鞋越来越多,鞋就越来越贵。
这些昂贵的鞋子卖给谁?相关数据显示,这些高价鞋大多是90后购买的。大多数90后男性占很大比例。在一些二手平台上,我们可以随意打开一些潮鞋,价格会比销售时高出几倍。在“潮鞋产业”中,数万的鞋随处可见。
炒鞋不仅在中国很受欢迎,而且在世界上也很受欢迎。全球各地的年轻人都愿意花高价购买限量版的鞋子。也有爱鞋人士说,无论保存得多好,一双限量版球鞋经过五六年的时间,胶水、皮革都会老化,失去了穿着的基本功能,也就没有真正的价值了。除非是特别喜欢,仅做收藏。
还是那句话,鞋圈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有人说这是下一个“风口”,你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