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云艳芳 文/图
天地启春色,万物共耕新。4月15日,在武川县燕谷坊集团科技产业园区内,燕谷坊订单农业种植签约会暨第九届燕谷坊春耕节如约举行,燕麦种植户们笑容满面。
“满宏,你今年准备种多少亩?”“肯定得比去年多,有燕谷坊的订单,多种几亩也不愁”……种植户们边走边唠,话语中底气十足。
记者随着农民们走入签约会场,看到除了“村委、农户、燕谷坊集团”三方代表外,武川县政府和相关部门的负责人也到场给种植户们鼓劲。燕谷坊的工作人员像往年一样忙得不亦乐乎,一边为燕麦种植户解疑释惑,一边查验农户递交上来的资料,进行签约。
可可以力更镇大水圪洞村代表赵晗说:“以前村民们每年开春什么价高种什么,但市场波动较大,收入始终得不到保证。村民们自从与燕谷坊签下订单,销路有了,种粮再也不愁卖了。企业还派科技员指导种植燕麦的技巧和方法,通过学习,我们都增收了,燕麦直接被企业全部收购,我们的干劲也越来越足了。”
燕谷坊集团副总裁王文忠告诉记者:“集团通过‘企业+科研单位+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和小额订单方式,解决了种粮农户的销售难题,给他们吃下‘定心丸’,带动农民增产增收。未来燕谷坊将持续带动农民增产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据了解,从2015年开始,每年4月,燕谷坊集团便全面启动助农小分队与农户签约订单。
分别深入到武川县哈拉合少乡、大青山乡、西乌兰不浪镇等偏远行政村落,深入田间地头,将集团新一年种粮政策规定讲解到位,提前签下种粮订单,保护燕麦种植农户的种粮积极性。由于每年的订单收购价高于市场价30%以上,订单种植直接拉动了当地燕麦的市场价,带动了燕麦播种面积的扩大,促进了农业种植业结构的调整,有力推动了乡村产业发展。
在多年的燕谷坊订单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探索中,燕谷坊集团走出了一条从产业扶贫到乡村振兴的创新发展之路,形成了县域特色农业经济发展的新模式,使得广大农户不愁种植技术盲点,不愁燕麦卖不出去,不愁价格卖不上去,真正让燕麦种植户实现了增产增收。接下来的这段时间,燕谷坊“订单签约小分队”将继续上山下乡,和武川县全部乡镇农户签下2023年燕麦种植订单,为武川县农民今年燕麦增收奠定扎实基础。
燕谷坊集团历经十二年发展,从草原一隅跻身全谷物产业前列,2021年、2022年连续荣登中国品牌 500强,被评为全国诚信示范单位,“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荣获“内蒙古自治区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奖”。创新小微订单农业模式,推出联农带农系列机制,通过“企业+科研单位+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和小额订单方式,与种植户紧紧连接在了一起。如今武川县的燕麦种植面积已经翻了11倍,订单签约农户的数量翻了17倍,签约农户接近万户,现种植面积近50万亩。
今年,燕谷坊又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北京时间3月29日,燕谷坊正式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交易,作为创始人、董事长兼CEO何均国表示,“燕谷坊是中国全谷物产业在国际资本市场上的第一股,此后,我们本土生产的燕麦在国际上拥有了自己的‘话语权’。燕谷坊一直想做、也正在做的事情就是一手农民、一手市民,把农民们生产的好产品,带给市民。未来燕谷坊集团将继续以科技和创新为支撑,推动全谷物全产业链建设,带动更多农民实现增收致富。”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707a9096dd3c9e9c54465e22ceabb6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