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天,建宁乡冯庄村村民冯才弟正在大棚里采收木耳。今年 60岁的冯才弟,因为患有疾病、家里又没有劳力,被列为村上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为了帮助她尽快脱贫致富,帮扶单位和村委把她优先安排到了离家不远的木耳大棚劳动,让她在家门口就实现了就业。她告诉记者,在大棚干活一个月可以挣一千块钱,而且活也不重,离家又近,看孩子、上地两不误。
建宁乡冯庄村是我市十二个贫困村之一,村上有8户贫困户,并于2016年年底实现了整村脱贫。为了让贫困户持续长久脱贫,2018年,村委利用市里拨付的68万元扶贫专项资金和帮扶单位拨付的10万元资金,在村口建起了10栋木耳种植大棚。由于木耳种植在高平尚属首次,为了让种植户掌握种植技术,扶贫部门和帮扶单位积极联系农业部门和种植专家,多次深入实地开展培训,面对面地辅导。目前,大棚木耳长势很好,预计今年产量将达到1.2万斤,产值100万元。
冯庄村第一书记孟忠民说,今年3月份他们开始装棚种植,到现在将近四个月时间了,一共有7个棚,分别是6个黑木耳棚,1个玉木耳棚,现在长势非常好,目前已经生产了大约7千斤,1斤按50块钱计算的话,效益是非常可观的。
没有产业带动,就难以彻底脱贫;缺乏产业支撑,更难以持续脱贫。为了持续为木耳种植户搞好技术服务,建宁乡还成立了军丰种养专业合作社,给农户提供种、管、收、售等全程跟踪服务,最大限度保证贫困户利益。孟忠民说,他们运用新品种、新技术、新思路让贫困户掌握蔬菜种植技术,不仅要增产、增收,还要解决好销售问题,让贫困户持续增收,彻底脱贫。 (段云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