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公说我写作挣得少,入不敷出,我说:我有38个青云奖,你有么?

2019-09-24   墨仔妈妈育儿

从辞去工作全职育儿那一刻开始,便意味着会慢慢关上与社会沟通的大门

原本我和很多人一样,是一个在职场上雷厉风行的工作狂,工作带给我的是自尊、自信和财务自由,然而在决定结婚生子以后,便毅然决然的放弃工作专心育儿,为什么要这么做?因为我不喜欢我的童年,不喜欢我的成长经历,我希望我的孩子能够在一个充满爱和自由的家庭中长大,我深信生命早期的体验会影响整个人生的方向。

很多已经是全职妈妈的朋友劝我,不要轻易选择这条路,一定会后悔的,全职妈妈太难了。

我也不知道哪里来的勇气和信心,淡定的说:有什么难的?我不信,那么多的工作,那么多的员工,我都能搞定,一个娃还能把我难住了?

事实证明,人啊,永远不要把话说的太满了,要给自己留个台阶备着。

宝宝出生以后,我渐渐发现,很多事情都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

  • 刚开始同事们还会频繁和我聊天叙旧,后来渐渐的连朋友圈都懒得点赞了。
  • 原来打成一片的未婚未育的姐们,微信聊天的最后一条信息时间停留在1年前。
  • 之前微信公众号类型是励志、经济、职场、文艺,现在清一色的育儿科普。
  • 随意买买买的豪气没有了,现在想购物都得先查看银行卡余额。
  • 以前的同行职位越来越高,平步青云,再和她们交流已完全插不进话。

我没有了聚会,没有了社交,不能随心所欲的逛街,不能看电影,反应越来越慢,记忆力越来越差,脾气越来越火爆,经常唉声叹气,我终于明白了,全职妈妈确实挺难的。

然而,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则是同为全职妈妈的一个朋友,她生完孩子以后,发挥自己的绘画优势学习了纹眉,现在已经是大师级的人物,在行业内比赛中还获得了全能冠军,边带孩子边工作,意气风发,逆流而上。

我开始焦虑,我能干什么?孩子上幼儿园以后,我能从事什么工作?原行业早已是长江后浪推前浪,我喜欢育儿,想有更多的时间陪着孩子长大,有什么工作能够平衡带孩子和事业呢?

庆幸的是,上帝关上门的时候,又悄悄的打开了一扇窗

成为全职妈妈以后,手机可能就是我最亲密的朋友了,我每天都会刷头条,看一些育儿文章,久而久之我发现很多文章都是妈妈们写的,并不是职业作者,我突然像是发现了新大陆一般激动!

我也是妈妈啊,我每天都在自学各种育儿知识,看了几十本书,亲戚朋友都说我把孩子带的非常好,我是不是也可以把我的经验写一写?

于是我开始在头条上查如何写文章,看了十几个妈妈作者的写作攻略,开始了头条创作之路。2018年12月6日,我在头条上发布了第一条悟空回答,可阅读量只有178个,有点失望,但第三条回答却收获了48万的阅读量!

我记得非常清楚,这条回答是早上发出的,期间我不停的刷手机查看数据,阅读量到1万的时候我冲到厨房给婆婆说:过万了!妈,阅读量过万了!等到晚上吃完饭的时候,我又撇了一眼手机,然后直接从椅子上跳起来,惊呼到:妈呀!10万了!家人都被我吓了一跳,紧接着也跟着欢呼起来。等到第二天,阅读量已经冲击到40万。

天呐,我竟然也写出了一篇“10万+”的文章!这个数据像是给我打了一针鸡血,证明我也可以做到。

接下来,我开始坚定不移的持续写作,每天孩子睡觉以后,我便开始振奋精神,坐在电脑前劈里啪啦的码字,不论几点,必须写完。

渐渐的,我的写作之路迎来了曙光,过认证、开通悟空收益、获得问答青云和青云标签、加了黄V标、开通图文原创、获得图文青云。

38个青云奖(悟空问答+图文)给了我莫大的鼓舞,我也成为了众多头条育儿创作者的一员,收获了很多粉丝,赚得了辞职后的第一桶金。

真的,自己挣钱自己花的感觉特别爽。

终于,我在繁琐无聊的家务活和宝宝的屎尿屁之外,发现了一个可以让我找回自信的契机。

以往的职业习惯提醒我,如果发现了一个机会,就要紧紧抓住!所有的事情,只有坚持下去了才有希望。

每天孩子睡觉以后,我便迅速的进入写作的状态,把每天的写作任务列成清单,打草稿、列提纲、查资料、码字,完成一项任务打一个对勾,常常忙到凌晨一两点。

点击“发送”以后,心满意足,我感觉自己又找回了以前专注工作的感觉,像个战士一样充满激情和斗志。

通过头条,我还结识了很多不同城市的优秀作者,久未更新的手机通讯录里终于增加了伙伴,停滞不前的社交活动也开始触及了新的自媒体领域。

回头看半年前那个焦虑、对前途甚是迷茫的我,不禁感叹,头条自媒体真是全职妈妈的福音。

所有的事情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在流量和涨粉面前,难免迷失方向

写了大半年以后,我发现了一个问题:自己文章的阅读量越来越少,涨粉的速度越来越慢,获青云奖的次数也在减少,看着那些十万、几十万甚至几百万粉丝的大佬,一篇文章有几十万的阅读量,特别羡慕。

再看看自己,文章的阅读量少的可怜,经常不过千,粉丝连5000都没有突破,这是为什么呢?是哪里出了问题呢?

我又开始焦虑了,没有流量就难有粉丝增长,没有粉丝支持收益也会降低,是不是我写的文章读者不爱看?还是写作技巧欠缺?微头条的内容没有吸引力?

于是,我尝试写了一篇流量文,用一些容易抓住人眼球的热点新闻来发微头条,比如哪个小孩坠楼了、哪个小孩又出车祸了等新闻,以此来增加流量,然而我发现这种方式并不适合我,因为在搜集这类素材的时候,我的内心非常痛苦,当妈以后泪点特别低,根本无法面对这些负面的、悲伤的新闻,每次看到自己的孩子总是不由自己的想到那些新闻,冷汗直冒,虽然这些新闻非常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增加阅读量,但是却影响到了我自己的情绪,我相信看文章的人心情肯定也好不到哪去。

我突然意识到,我在贩卖焦虑博眼球!欲望让我迷失了方向。

谁会喜欢这样的作者?每当看到他发送的文章,都是类似这种让人瞬间哀伤、焦虑、愤怒进而忍不住在评论区里骂娘的模式,如果我是读者,我会迅速取关,果断脱粉。

我复盘了这段迷茫期写的文章和微头条,客观的、认认真真得读了几遍,我终于发现自己的问题出在哪里了。

之前的青云奖让我飘飘然了,开始急功近利,被流量和涨粉绑架了,文章写得很不走心。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我是一名分享育儿经验的作者,也是一位妈妈

在迷失方向的这段时间里,我翻看了之前所有文章的读者评论,一条条看过去,我逐渐发现,比起阅读量、粉丝数更让我感到开心的是读者对我的认可,或者我的文章真的帮到了她们,她们留言说“早看到这篇文章就好了”、“作者的观点非常对”,“今天就试试这个方法”,甚至有的读者会私信我请教育儿的办法。

我想,这才是头条育儿创作者的初衷吧,把自己的育儿经验结合科学的育儿知识分享给大家,帮助家长解决育儿问题,让更多的爸爸妈妈在头条这个阵地抱团成长,让育儿变得更轻松愉悦,对于全职妈妈作者来说,既能实现科学育儿,又能找到事业转机,一举两得。

调整心态以后,我沉下心创作了一篇关于宝宝睡眠的文章《宝宝一晚醒6次,抬腿翻身折腾人,睡眠倒退别慌张,4种方法搞定它》,这篇文章不仅获得了青云奖,还突破了10万+,这是我第一篇阅读量过十万的文章,转发量和收藏量也是前所未有的。

我特别开心,看来我的反思是正确的,接下来的几篇文章数据都有进步,其中一篇也拿了青云奖。

经过这么一小段的此起彼伏,我现在的写作心态非常平稳,我不再一味的追求数量,而是专注输入积极、健康、有深度的内容。

不可否认,写作技巧、标题技巧、选题技巧都会影响文章的数据,掌握这些方法确实是必要的,但是绝不能反客为主,它们就像华丽的袍子加身,乍一看光彩照人,但是揭开袍子呢?

在以后的创作之路上,我依然不会排斥对流量和粉丝数的追求,但是我会使用正确的办法,那就是深耕、提高文章的质量,我是一名分享育儿知识的妈妈创作者,我的读者都是和我一样的爸爸妈妈们,她们需要的是可行的、专业的、科学的育儿经验,我的创作要能够带给她们正面的、积极的力量。

我相信,真诚的创作会得到忠诚的粉丝,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既然选择了,就要坚持下去,轻易放弃不是我的风格

生活处处是惊喜,但有时候,也可能是惊吓。

每晚创作到凌晨,让我的健康亮起了红灯,有一天我突然摸到了脖子上有一个核桃大小的肿块,吓了我一跳,赶忙和老公去医院检查,因为科室医生下班了,我们只能挂了个急诊,做完B超以后,医生面色凝重,说这个是甲状腺出了问题,直接开住院证让我立刻住院,做手术切掉这个包块,否则就会怎么怎么怎么滴(医生总爱吓唬人),我当场就吓哭了!

老公勃然大怒,责备我每天熬夜写文,让我立刻结束这个工作,每月挣得钱还不够医药费。

而我在情绪平定下来以后,首先想到得是如何安排接下来的写作任务,因为“凌晨爸妈MCN”的培训课中有我的课程需要讲,还有2个学员需要我带,我不能甩手不管啊,虽然都是“网络沟通”,但也得遵守契约精神啊,我得提前录好自己的课程,拜托盟主找替代的讲师带我的学员。

后来复诊,确定我这个病并不要紧,还没有到需要住院做手术的地步,终于松了口气,我尽力说服家人能够支持我继续写下去,我需要做的是合理安排写作时间,而不是轻易放弃。

在家人看来,我好像只是为了挣点钱,只有我自己知道,这份事业对于一个全职妈妈来说意味着:逆袭。

受到我的影响,身边两位朋友也相继加入了头条自媒体的大军,开启了斜杠人生。

此刻,夕阳的余晖从窗户照进来洒在地面上,我安静的坐在桌子前,在头条后台写下《我和头条的故事》,耳边传来孩子玩耍的笑声。

平凡、快乐、知足。

我和头条的故事未完待续,你和头条的故事开始了么?

#我和头条的故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