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书法毁于原子弹爆炸,专家成功复原,至今被日本据为己有!

2023-06-20   书法网

原标题:王羲之书法毁于原子弹爆炸,专家成功复原,至今被日本据为己有!

王羲之书法毁于原子弹爆炸,专家成功复原,至今被日本据为己有!

大家都知道,“书圣”王羲之已无真迹传世,目前能看到的都是后人的摹本,这些摹本又以“唐双钩本”最为精妙。但是,近代以来有不少被盗卖给了外国,日本和美国至今藏着很多。《频有哀祸帖》《孔侍中帖》《忧悬帖》《妹至帖》《大报帖》在日本;《行穰帖》《小楷道德经》则在美国。

1945年,日本的广岛、长崎被美国投下原子弹袭击,却不想让一件中国的文物葬身火海,它就是王羲之的《游目帖》。此帖原本递藏有序,清代一直存于内府中,乾隆还亲自题写“得之神功”赞扬。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时期被日本掠去,后来归日本人安达万藏所有。

1913年4月9日,日本京都举办过一场“兰亭诗会”,安达万藏就带着他珍爱的《游目帖》出席,各位惊艳四座,其中还有来自中国的学者王国维先生。1934年,安达万藏用“珂罗版”技术将《游目帖》全卷复制,这也使得它能在62年后“起死回生”。

2007年在中国文物修复专家赵力华和日本二玄社共同努力下,《游目帖》重见天日,并在上海进行展出,可惜展出结束后被带回了日本,至今再没有回国展览过。《游目帖》是王羲之的一封信札,信中他对周抚盛赞蜀地景致。

此帖共11行、102字,是他字数较多的一封信,释文为:“省足下别疏,具彼土山川诸奇,扬雄《蜀都》,左太冲《三都》,殊为不备。悉彼故为多奇,益令其游目意足也。可得果,当告卿求迎。少人足耳。至时示意。迟此期真,以日为岁。想足下镇彼土,未有动理耳。要欲及卿在彼,登汶领、峨眉而旋,实不朽之盛事。但言此,心以驰于彼矣”。

《游目帖》卷后有郑济、方孝孺、徐守和、内藤湖南等人所写跋文。此帖尖锋入纸,随后调为中锋、铺开笔毫,一拓直下,绞转自如,从“太”“未”等字的撇捺中,能看到王羲之的“内擫”用笔,收敛而不舒张。每一笔都圆转纵逸,于转折处蕴含骨力与弹性。

《游目帖》结字欹侧,重心左右变化,如果画一条中轴线,会发现每一列时而由左下倾侧向右下变化,时而与之相反。若看每一个字,也有左边收敛、右边舒展,或左右依靠的情况,如“殊”“彼”二字。此外,字势开合、大小高低错落,用墨浓淡,笔画粗细变化都极为丰富。

此帖章法和谐,尽显妍美矫捷韵味,就像方孝孺称赞得那样:“寓森严于纵逸,蓄圆劲于蹈厉,其起止屈折,如天造神运……令人惊叹自失。”很多人不理解梁武帝萧衍点评王羲之书法的那句“龙跳天门、虎卧凤阙”,当细看《游目帖》的动静变化、矫捷遒媚时,应该会有顿悟。

大家对王羲之《游目帖》有何评价,欢迎评论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