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来股市投资都只有一个目的:赚钱。而结果是大多数散户都亏损连连。为什么?因为在股票市场,人类的贪婪和恐惧会被放大到极致:涨了贪婪——不舍得卖;跌了恐惧——不敢去买。没有系统的选股分析方法,更没有克制人性的规则和纪律,那自然就不会有好的收益。今天看到了一则和尚炒股赚钱的小故事,很有感悟,分享给大家。
话说一个和尚来股市做投资:市场一片大好,股票价格持续上涨,人们都在抢购,生怕慢一步就买不到筹码。和尚悲天悯人:我不施舍谁施舍?于是卖出了手中的股票,结果市场见顶回落快速杀跌,和尚因此躲过了一场大跌。之后市场一路继续下行,许多股价都被拦腰斩断,很多股民都套牢严重,并且出现恐慌性抛售,和尚看到这样的情景,心中又生怜悯: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你们不要了就给我吧。结果反到买在了最低点,接着市场见底后强劲反弹,和尚赚的盆满钵溢。
这个故事看起来很滑稽,想赚钱的铩羽而归,不想赚钱的却收益颇非。但静下心来仔细品味时:这其中却道出了股市投资的根本。股市中一红一绿的K线除了记录股价涨跌的信息之外,更是投资者所有心理变化的影射。市场上涨时,散户怕踏空想获得更多的收益,故追价而入,即便有不错的利润也会因为贪婪而不舍得卖出,结果转赢为亏;市场下跌时,散户怕跌的更多资金继续亏损,因为害怕恐惧而无奈的抛出手中筹码,结果后市大涨。这样的结局在大多数散户身上不断的上演,而致使亏损最大的因素就是靠贪婪和恐惧在股市操作。而和尚能炒股获利,却正是因为他的心态超越了人性的不足,在大家都贪婪的时候,他勇于舍弃;在大家都恐惧的时候,他敢于出手。没错,炒股是和人性的一种较量。
拥有好的心态是在股市赢得利润所必须的,好的心态+好的规则+好的技术=长期稳健的获利,,若您想要了解更多的心态方面的知识可点击投资心理分析栏目进入学习。希望每个散户在认真学习的东西,建立自己的操作规则,学习佛家的智慧,在股市实战买卖中,去克服心性,涨时不贪——该卖则卖,跌时不惧——该买则买,从容淡定的在股市获利。
什么是市盈率 PE,怎么理解市盈率 PE?
怎么理解市盈率 PE?股票的市盈率(Price-to-EarningRatio,P/E或PER),又称为本益比,指每股市价除以每股盈利(EarningsPer Share,EPS),通常作为股票是便宜抑或昂贵的指标(通货膨胀会使每股收益虚增,从而扭曲市盈率的比较价值)。市盈率把企业的股价与其制造财富的能力联系起来。
每股盈利的计算方法,一般是以该企业在过去一年的净利润除以总发行已售出股数。市盈率越低,代表投资者能够以相对较低价格购入股票。假设某股票的市价为24元,而过去一年的每股盈利为3元,则市盈率为24/3=8。该股票被视为有8倍的市盈率,即在假设该企业以后每年净利润和去年相同的基础上,如果不考虑通货膨胀因素,回本期为8年,折合平均年回报率为12.5%(每年赚3元,投入24元,3/24=12.5%),投资者每付出8元可分享1元的企业盈利。但上市公司通常只会把部分盈利用来派发股息,其余用来作进一步发展,所以市盈率的倒数不等于股息率。
投资者计算市盈率,主要用来比较不同股票的价值。理论上,股票的市盈率愈低,表示该股票的投资风险越小,愈值得投资。比较不同行业、不同国家、不同时段的市盈率是不大可靠的。比较同类股票的市盈率较有实用价值。
如果某股票有较高市盈率,则有可能因以下原因:
市场预测未来的盈利增长速度快。
该企业一向录得可观盈利,但在前一个年度出现一次过的特殊支出,降低了盈利。
出现泡沫,该股被以超过其内在价值的价格在交易。
该企业有特殊的优势,保证能在低风险情况下持久录得盈利。
市场上可选择的股票有限,在供求定律下,股价将上升。这令跨时间的市盈率比较变得意义不大。
如果某股票有较低市盈率,则有可能因以下原因:
市场预测该企业和去年相比较,盈利将减少,企业价值将下降。
该企业在去年出现过一次性的特殊收入,暂时提高了去年的盈利。
该股的价格被市场低估。
股票的供给超过了市场上资金的投资需求。
那么市盈率背后的信息都有哪些呢?
1. 市盈率反映了我们愿意为获取1元的净利润付出多少代价。
例如,某个公司的市盈率是10,就代表我们愿意为这个公司的1元盈利付出10元。
2. 估算市值
一个公司一年赚100亿元净利润,市盈率是10,其市值就是1000亿元。
很多公司的市值在牛市是大幅上涨,在熊市时大幅下跌,原因就是在于市盈率估值的大幅波动。
3. 市盈率的适用范围:流通性好、盈利稳定的品种。
市盈率包括两个变量:市值和盈利。所有应用市盈率的前提有两个,一是流通性好,能够以市价成交;二是盈利稳定不会有太大的波动。
(1)流通性好。
这是很关键的却经常被忽视的因素。
很多流通性不好的股票,只需要很少的资金买卖,就会导致暴涨暴跌,市盈率会有好几百倍。流通性越不好的股票,市盈率越没有参考价值。
有比较合理的流通性,是应用一切估值指标的前提。一般能够进入沪深300、中证500之类指数的股票,流通性都没什么问题。
(2)盈利稳定。
这是使用市盈率的第二个前提。有的行业盈利并不稳定,不适用市盈率,有的行业处于成长期或者亏损期,也不适用市盈率。
有的行业市盈率很低,但是实际上行业进入了下行周期,盈利在不断减少。从PE=P/E这个角度,盈利E不断减少,PE就会不断增大,不再低估,这就是“市盈率陷阱”。
周期行业也不适用市盈率。例如证券行业,在牛市的时候利润暴涨数倍,原本四五十倍的市盈率瞬间变为个位数。但是等景气周期一过,行业的利润就会骤减,市盈率又从个位数变为几十。周期性行业有很多,例如钢铁、煤炭、证券、航空、航运等。
通常情况下30倍以上的市盈率算高,5~10倍的算低,15倍为正常。当然不同行业的市盈率一般都是不一样的,有些行业的市盈率普遍就比较高,需要结合其他的指标来判断股票的好坏。
总的来说,流通性好、盈利稳定的品种,就可以使用市盈率为其估值。
股票的市盈率和股价是怎样的关系?
现在股票的市盈率,在大部分的时间里可以代表一只股票上市企业的价值,市盈率=股价/每股盈利,一家上市企业股价涨越高,对应市盈率也越高,估值水平也越高,同时风险也跟随股价上涨而同步放大。反过来,股价越低,市盈率也越低,估值水平也越低,投资机会也越大,这就是所谓的风险是涨出来的,机会是跌出来的。
就那现在的银行股来说,他们完全属于的是一个低于22倍市盈率,并且保持极低市盈率运行的状态,可是他们的市值非常的大,所以要另外考虑。而对于那些常年保持绩优的个股来说,市盈率突然跌至22倍左右,甚至以下的情况出现,可能就是股价超跌或者某一个周期里业绩不理想导致的情况,那么这个时候,就可以考虑用进行低吸和布局了。因为对于一只上市绩优股来说22倍左右的市盈率是一个分割线,是一个标准,大于22倍,甚至更高的市盈率往往代表着泡沫和风险,而跌至22倍左右,甚至22倍以下,则相对较安全。
不过也要看具体什么股票,如果投资者买的是那种业绩时亏时赢的又不稳定的问题股,那么市盈率的参考价值就非常低了,因为在大部分的时候这些垃圾股的市盈率非常高,但是可能在某一段时间里,公司利用财务上的漏洞和规则进行集中一个时期的业绩提高,造成市盈率的下降,这个时候显现出来的就是风险。
接下来,我们通过大盘的市盈率和价格走势来给大家做一个分析:
1996年1月18日,上证综指512点,平均市盈率19.44倍左右,平均市净率2.44倍左右,之后蜿蜒涨至2001年6月14日的第二次历史高点2245点;
2005年5月24日,上证综指998点,平均市盈率15.87倍左右,平均市净率1.7倍左右,之后直上云霄涨至2007年10月16日的第三次历史最高点6124点;
2008年10月27日,沪综指1664点,平均市盈率14.24倍左右,平均市净率1.95倍左右,之后小步涨至2009年8月4日的3478点。
2013年的时候,沪指达到了1849点底部附近,市盈率创造了历史最低9.76倍,随后即进入了5178点的大牛市行情;
根据以上数据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在大环境的市盈率跌至一个熊市底部阶段的时候,往往就能够说明市场具有一定的投资价值。在这个过程中只要选对股票,不要频繁的进行操作,顺着市场的趋势持股,盈利也是很轻松的事情。
投机像群山一样古老,只因人性有着不可逾越的极限,在一个狭隘的维度重复着同样的思想与行为,才有了亘古不变的历史重复,有了周而复始的牛熊转换,有了重复的市场波动,有了重复捕捉市场波动的交易系统。
故股票交易,看似交易的是重复不变的市场周期波动,实则交易的是重复不变的人性周期本身。
人性、市场、交易,就像是一个圆,关键就在于首尾相连,深刻理解,融会贯通,运用自如。
人性不变,或者说人性的重复,是指每个人身上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思维方式或行为习惯,指导着大家做着重复性的思考与行动。
这些思维与行为通常都是生活中养成的不完全理性判断与行为习惯,往往只有很少一部分思想与行为比较专注和清明之人才能养成较为理性的判断和行为习惯。并且思维与行为方式如果不能通过快速的学习进步,短期之内难以改观。
拒绝学习,就只会在原有的思维和行动圈子里重复打转,无法获得突破。故平庸之辈者众多,出类拔萃者寥寥。
但无论人们怎么挣扎,都无法摆脱人类自身的行为局限,总是在某一个边限之内活动。即使这个边限缓慢的向外扩张,最终还是要回到原点。有始就有终,有生就有灭,周而复始,循环不止。如果能用本不生灭的出世观来看待人性,或许会更加清晰明了。
市场不变,或者说市场的重复,不过是人性思维与行为的重复在股市的反应而已。
人性的广度决定了市场的宽度,故市场总是穿梭于牛熊之间,而绝不会朝着一个方向一直走下去。犹如在一张白纸间,画一条曲线,无论怎么发挥,都不会逾越上下的边限,而只能在期间不断地反复。看似是一条市场价格的曲线,实则是一条人性思维情绪的曲线。
情绪有极端低迷与亢奋,市场有熊市大底与牛市大顶,情绪的小悲小喜,造就了市场的小幅反复。大的时间周期产生较少的反复和较大的幅度,小的时间周期产生较多的反复和较小的幅度。市场就是这样在人性思维与行为的影响下,不断重复着相似的波动。
交易不变,或者说重复的交易,即重复捕捉某种市场波动的交易系统,是指在认清了市场的重复波动的规律后,专注于其中一种市场波动的捕捉策略和体系。
交易系统的建立,在时间上分为不同周期的策略,在空间上分为震荡与突破策略等。需要强调的是,所有的系统本身都呈现中性的特征,没有好坏之分,只是针对不同波动的不同设计而已,同时面临着同一种波动下风险与机会均等的现实,且系统本身并不会自带收益。所以,当坚守系统与不按系统操作面临同样的亏损结果时,就有人会怀疑坚守系统的意义。就像平时遇到的努力与不努力面临同样的结局一样,否定努力的意义。
努力需要有一个方向,而坚守系统同样需要在一个模式下不断提高认识系统与执行系统的能力。机械的努力与机械的坚守系统,不过是低头拉车,盲目的重复。更重要的一点,虽然大部分交易者意识到了建立系统的重要性,可大部分系统都不是通过自己实战摸索,一步步总结而来,而是通过书籍或网络了解到一种功成者总结的系统,二者有天壤之别,绝非一句完全理解就能把握得到的。除非经过自己实战总结之后,发现自己的系统与某成功者的系统非常相近,才会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和体悟。所以,不论是自己摸索的系统,还是拿来主义,都要通过自己的方式深刻透彻的理解系统前前后后的理念,逻辑,原则,策略甚至技巧等等,才能在实战中明白什么不该做,什么可以做。
理解越深刻,系统的威力才能源源不断的发挥出来。绝不可因几次交易的失败而否定系统,而应反思自身的学识不够,不足以理解系统与市场。系统策略就是建立在不断重复的市场波动上,而市场波动由于时过境迁,绝不会简单的重复,就要求交易者必须从当下的市场环境出发来理解和判断每一次机会。
人性的周期,决定了市场的周期,进而决定了交易的周期。重复的周期,重复的波动,重复的应对。然历史不会简单的重复,就要不停地学习,提高,升华对人性的认识,对市场的理解,对交易的领悟!
人性不变,市场不变,交易不变,学习不变!
越是着急,最后越是亏损的越多, 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不妨关注笔者公众号:老邓侃股(ki36881),更多财经资讯、经验技巧和操作策略以及获取庄家主力战法的盈利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