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国漫制作,为什么不参考粉丝们的建议?

2022-10-09   嘟嘟国漫

原标题:现在的国漫制作,为什么不参考粉丝们的建议?

打开任意一部国漫的讨论区,都能看到有大把的粉丝给这些作品提建议,从建模到人物到故事,似乎有提不完的建议。

但是,这些国漫,似乎根本就没有改过这些问题,该怎么着还是怎么着。

于是又有些粉丝开始怀念以前的某些国漫,说那些国漫的创作团队是真的和粉丝打成一片,积极参考粉丝建议并做出改动。

真的是这样吗?

要我说,现在的国漫,要真参考这些粉丝的建议,可能早就凉透了。

01.粉丝的建议

没有一部作品是十全十美的,国漫自然也都是这样。在每个粉丝的心中,都可以找出一些能够让一部国漫变得更符合自己偏好的地方。

然后呢?按照每个人的想法全都改一遍吗?

其实也不是不行,钱到位了,给你定做一部都可以,比如之前某个老哥就曾说自己富贵以后要把玄机包下来给他定制。

事实上呢?

制作组肯定不能兼顾粉丝的所有建议。

而之前的国漫制作组之所以能够和粉丝们交流,能够按照粉丝们的建议修改,是因为那时候的粉丝,真的是粉丝,真的是想要让国漫变得更好。

现在的粉丝,已经很难分辨是真粉丝还是假粉丝了。

随便换上个某部动漫的头像,然后说一大堆招黑的话,连带那部动漫都在路人心中被打上一个很低的分数。

长篇大论一大堆,然后发现只是复制了别人的内容,一点自己的想法都没有,却被很多人当做一手内容去讨论。

在其他动漫的评论区和弹幕里,疯狂刷自己喜欢的动漫角色和内容,以此来向制作组表达自己真的喜欢这部动漫……

诸如此类,那些披着粉丝的马甲,干着给这些作品招黑的事情的人,实在是太多了。

他说他是粉丝,他的言行看起来也像个粉丝,但实际上,他可能只想让这部作品快点狗带。

不是制作组不听粉丝的建议,而是大多数“粉丝”的建议,越来越倾向于情绪化、无理化,就像一个没有被满足的孩子在哭着说“为什么不给我吃糖”一样。

02.粉丝的选择

粉丝的建议参考价值不大,那制作组如何对作品进行改进呢?当然是根据粉丝的选择来改。

现在是大数据时代,你喜欢什么样的内容,平台就会给您推荐什么样的内容。

同样,哪怕有些人嘴上说再多喜欢传统文化、喜欢经典著作,你打开他的视频软件、资讯软件,就能看到他真实喜好,是不是真的喜欢那些东西。

而现在热播的国漫,基本就是这么被选择出来的。

他们说喜欢《白月儿》,喜欢《中国唱诗班》,喜欢《雾山五行》,喜欢《枕刀歌》,喜欢《那年那兔那些事儿》。

但是你打开他们的常看列表,实际上可能完全是另一回事,和上面提到这几部作品,可以说是完全不沾边。

这些热播国漫,都是掌握了大多数观众的真实喜好,进而有选择性地去制作,他们即便嘴上说着不爱看,实际上看起来比谁都上头。

这就是国漫的现状。

粉丝们往往是嘴上说着一套特别好看的话,实际上却是做另一套自己也说不出口的事。

所以,国漫制作,实在是不敢参考粉丝们的建议了。

哪怕他们说得再有理,他们也只是说说而已,制作组却要真金白银地去试错。

一次两次还行,被这种粉丝忽悠的次数多了,谁还去做那些受累不讨好的作品?

做一些质量不怎么好、“粉丝”嘴上说着不喜欢的作品,去顺应观众最本能的需求,还能赚到比作精品更多的钱,这怎么看都是一笔划算的生意,为什么要听粉丝们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