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再道:26岁当军长
在革命年代,我军战士的年龄普遍很小,甚至还有不少十多岁的“红小鬼”。他们个头不高,但打起仗来却不含糊,冲锋陷阵,屡建奇功,有人后来年纪轻轻就成为了独当一面的军事将领,比如我们今天要讲的陈再道。
陈再道大家都不陌生,他是55年的开国上将,也是资历很深的一位老革命。陈再道17岁参加黄麻起义,县城失守后随部队上木兰山打游击,是72名勇士之一。对此,徐帅曾经高度评价“有了这几十个同志坚持武装斗争,形势就不一样。”此后,陈再道历经鄂豫皖苏区斗争、创建川陕苏区,期间勇猛无敌,是红四方面军的一员骁将。
到了1935年,陈再道更是成为了红四军军长,此时他才26岁,可谓是无比风光。陈再道早期成就很高,后来也没有“高开低走”,抗战时期,他担任386旅副旅长,是陈赓的得力助手。解放战争爆发后,陈再道虽然没当上兵团司令员,但却执掌河南军区,级别同样很高。
建国后成大军区司令员
建国后,陈再道出任中南军区副司令员。当时全国仅有六大军区,而以四野为班底的中南军区实力最强,司令员是林彪,政委是罗荣桓,叶剑英还当过代司令员。由此可见,上级对陈再道的重用和信任。到了1955年,中南军区被撤销,陈再道改任武汉军区司令员,同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如果不出意外,以陈再道发展的势头,成就很可能达到大将级别。但出人意料的是,进入七十年代后,陈再道却成为了红军时期“晚辈”的下属,此人就是韩先楚。
韩先楚:长征到达陕北还是营长
韩先楚比陈再道小四岁,参加革命的时间也要晚两三年,自然而然,他们早期的地位相差甚远。韩先楚17岁参军,但加入的却是地方游击队,直到1933年才进入红25军,起点比较低。红25军大家都不陌生,后来在徐海东等人带领下单独北上长征,并且第一个到达陕北,为中央红军到来打下了基础。
然而韩先楚在这支部队地位并不高,一直到陕北还是营长。而这个时候,陈再道已经是指挥千军万马的军长了。
“大器晚成”的将军
但话又说回来了,“是金子总会发光”,韩先楚后来却进步很快。长征到达陕北后,韩先楚参加了直罗镇战役、东征、西征,成功晋升为师长。抗战爆发后,韩先楚历任副团长、副旅长、代旅长,成为了八路军的著名将领。
解放战争时期,韩先楚来到东北大显身手,打出了“旋风司令”的称号,特别是在解放海南岛战役中,他力排众议,果断出击,击溃了薛岳苦心经营的防线,避免海南成为第二个台湾。
建国后,韩先楚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凯旋后当上了中南军区参谋长,此时已经跟陈再道平起平坐了。1955年的授衔仪式上,韩先楚与陈再道一样,两人都是开国上将。没过多久,韩先楚来到福州军区当司令员,当时陈再道也是大军区司令员,两人算是彻底平级了。但人生如戏,谁也没有想到后来发生的事情,却让韩先楚成为了陈再道的顶头上司。
韩先楚成了陈再道的顶头上司
1967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到处风起云涌,武汉爆发了“百万雄师”事件,当了十二年大军区司令员的陈再道被打倒,接受隔离审查。直到五年之后,陈再道才重新复出,只是时间过去了这么久,一切变化很大。曾经的武汉军区已经由曾思玉执掌,各大军区也不缺人,老将军连安排个工作都成了难题,组织上对此也很无奈。
陈再道红军时期资历很老,许多军区的负责人都曾经是他的下级,让老首长来自己手下任职,一方面工作不好开展,另一方面心里也过不去。除此之外,当时复出的将领有一大批,有的军区也确实接受不了太多老同志。周总理派人去问,各大军区负责人纷纷摇头,陈再道遭遇了很尴尬的局面。关键时刻,福州军区司令员韩先楚伸出了橄榄枝,表示欢迎陈再道将军的到来。
1972年,陈再道便出任福州军区副司令员,而红军时期的“晚辈”韩先楚,此时却成了他的顶头上司。只不过韩先楚对待老同志却十分尊重,并没有把陈再道当成自己的副手,遇到重大事情都会跟他商量,征求意见。
被打倒前,陈再道是大军区正职,资历也很老,自然不能在福州军区副司令员的位置上久留。1977年,陈再道便改任铁道兵司令员,重新担任正职。值得一提的是,铁道兵被撤销后,陈再道还当上了全国政协副主席,官至副国级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