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满洲与其背后代表的“黄祸论”

2019-07-30   飞鱼看电影

近期,因为某些原因,“傅满洲”这个名字开始在网络上引起了广泛的讨论。

今天我们也来蹭个热度,聊一聊这个“享誉世界”的中国人。

(本文尽量不偏袒,纯科普)

傅满洲

傅满洲(fu manchu)是英国小说家萨克斯·罗默(sax rohmer)创作的傅满洲系列小说中的虚构人物。

该人物形象最早出现于1913年。

按照书中的描述,傅满洲是一个“瘦高,耸肩,像猫一样不声不响,行踪诡秘,长着莎士比亚式的眉毛,撒旦的面孔,秃脑壳,细长眼,闪着绿光”的人。

这个虚构的角色集中了当时欧美白人对东方世界所有最恶劣的想象。

罗默之所以创作出这么一个中国人的形象其主要目的还是迎合市场,好挣稿费。

一方面是由于他听说了侵略中国的英国军队带回的有关义和团的传言,

另一方面是因为当时伦敦贫民区发生了谋杀案件,舆论一度传言是与华人黑帮有关。

当时的世界格局,西方白人占据着绝对的话语权。

所以为了迎合西方人对于亚洲人的恐惧,罗默编构了一系列与“傅满洲”有关的小说,并因此获得了大批的财富。

从 1913到1959年,罗默相继出版了 13 部以傅满洲为主题的侦探小说,风靡欧美。

从1923年到1969年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好莱坞还拍摄了13部傅满洲系列的电影,也同样在欧美世界中大受欢迎。

这些作品使得傅满洲这个名字成为了世界上最“著名”的亚洲人,更使其成为了西方人流行观念中中国人形象的代表。

尽管傅满洲的形象阴狠狡诈,在欧美文学作品中往往成为欧美白人的背景板。

但罗默对于傅满洲的设计在反派中也是数一数二的。

傅满洲出身于满清皇族,他学贯中西,拥有四个西方著名大学的博士学位,会熟练运用各国语言,包括一些部落小语种。

他统治着整个犯罪集团,同时靠着在欧洲贩卖“白奴”积攒钱财

往往他的出现都伴随着神秘的宝藏与武器,而傅满洲的目的简单来说就是率领亚洲各民族推翻白种人对世界的统治!

(为什么我觉得......有点像民族英雄?)

在很多西方人眼中,东方充满着神秘感。

作为当时世界上拥有绝对话语权的人,他们只希望继续维持自己的霸主地位。

黑人对于他们来说自然是没有任何的威胁的,那么剩下的黄种人便成了他们的心头大患。

傅满洲的出现不仅满足了西方人对于东方的猎奇心理,

也让西方世界对于亚洲社会的恐惧从桌子底下摆到了台面上。

在以罗默为代表的人看来,西方世界所有的不幸都可以归咎到黄种人身上。

傅满洲就是黄种人原罪的代表。

而对于亚洲人种的恐惧心理也衍生出了另外一个词语——黄祸。

所谓历史上的黄祸入侵

所谓“黄祸论,是指成形于19世纪的一种极端民族主义理论。

该理论宣扬黄种人对于白种人是天生的威胁,白种人应当联合起来对付黄种人。

该言论的矛头直指以中国和日本为主的亚洲国家。

关于这种理论的起源,一般被认为出自俄罗斯无政府主义者米哈伊尔·亚历山大罗维奇·巴枯宁在1873年出版的《国家制度和无政府状态》一书。

在这本书里,巴枯宁对“黄祸论”作了非常直白的阐述。

这种理论被炮制出来后,不少西方政客还列举出了所谓的三次“黄祸入侵”事件。

其实就是三次亚洲人痛揍欧洲人的历史,只不过由于世界话语权在欧美人手中,这三次事件便成为了“黄祸入侵”。

第一次所谓“黄祸”发生在4世纪至5世纪,即东汉初年。

东汉建武二十四年匈奴分裂为南、北两支。

南匈奴对汉朝俯首称臣,而北匈奴则被汉朝打懵了,部分北匈奴被迫西迁进入欧洲。

被汉朝打残了的匈奴人把憋的火气都撒给了日耳曼人。

他们对东罗马帝国不断征伐,迫使日耳曼人只能不断南迁去占领了更不济的西罗马帝国的地盘。

第二次“黄祸”发生在11世纪至12世纪,也就是隋朝,这次分裂的是突厥。

东突厥和西突厥之后又相继被唐朝所灭,这导致了部分西突厥不得已又搞了次西迁。

背井离乡的突厥人又憋了一肚子火,于是对东罗马帝国开战。

因此引发了十字军东征,最终突厥人建立的奥斯曼帝国又灭亡了东罗马帝国。

两次中亚民族被迫西迁对欧洲人的打压是深入骨髓的。

代表欧洲人最伟大幻想的罗马帝国的覆灭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与亚洲人有着密切联系,因此也加深了欧美人对于黄种人的恐惧。

第三次“黄祸”则发生在13世纪,成吉思汗建立的蒙古进行了第二次西征。

蒙古铁骑攻占布达佩斯,主力渡过了多瑙河,前锋甚至攻至维也纳附近的诺伊施达,攻陷格兰城。

但随后窝阔台大汗去世,攻欧的统帅拔都因汗位继承问题主动撤军东归,

如果真再打下去,整个欧洲大陆估计就不姓“白”了。

这次蒙古西征在欧洲大地上引起的恐慌是空前的,欧洲人对于亚洲人的恐惧心理开始根深蒂固。

但其实这三次所谓的“黄祸入侵”只是欧美极端的政客从历史中挑出来的普通战争事件罢了。

如果世界上每一次战争都可以搞一个所谓的什么“X祸论”的话,那么欧洲人贩卖黑奴、入侵南美洲、屠杀印第安人、火烧圆明园则都可以称之为“X祸”了。

说到底,还是话语权的问题,目前欧美人说话声音大,自然有人听。

对于这样的言论,不要去管它,谣言不攻自破。

近现代黄祸论的演变

近现代的黄祸论其实源于中国和日本为代表亚洲国家的崛起,

其“始作俑者”被认为是德皇威廉二世(Wilhelm Ⅱ,1859~1941)。

他能如此在“黄祸论”中被屡次提及的原因是这货不仅鼓吹“黄祸论”,还留下了个著名的证据。

在他与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的通信中有一幅图名为《黄祸》,就是下面这张: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象征日耳曼民族的天使手执圣剑,正告诫着欧洲人民:

“黄祸”已经降临!

图画右侧的海上,象征“黄祸”的佛祖(指日本)骑着一条火龙(指中国)正向欧洲逼近。

而代表欧洲各国的人则不安地注视着。

乌云密布,侵略跨海而来,浩劫就要降临。

威廉二世还在画上附言:“欧洲各民族联合起来,保卫你们的信仰和家园!”

(这幅图的背景是中日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期间,当时清政府战败,对于图中日本骑着中国我倒是可以理解。

但我最不理解的是为什么日本要用佛祖代替?

日本佛教徒很多吗?

对日本比较了解的读者可以在评论区帮忙科普下。)

而由于淘金热开始奔赴美国寻求出路的华人则由于其“廉价”的属性被另一部分人宣称华工抢了他们的工作。

由于华人的团结,于是在美国的其他移民便联合起来针对华人进行侮辱和诽谤。

华人移民被认为带有不道德和不卫生的生活习惯而开始遭受排挤。

但事实上,这些排挤华人的人有不少也是少数族裔,其实他们自己也都是受剥削者。

狡猾的政客和商界精英为了转移国内矛盾而将所有的问题转嫁给了华人,

美国国内受剥削的工人们也自然将自己的苦痛归咎给了华人,其实真正高兴的是那些既得利益者。

他们该剥削工厂工人还继续剥削,但给自己找麻烦的工会少了,因为这些人都在忙着排华。

而进入新世纪之后,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高,

傅满洲以及其背后所代表的“黄祸论”也不时被欧美主流社会重新提起。

如今的欧美早已剥去了“傅满洲”的外衣,转而开始宣称“中国人靠生育和移民的阴谋来占领全世界”。

对,就是表面的意思。

在这些人眼里,中国人特别能生孩子,生完了就移民,慢慢的全世界的国家就全都成为中国人统治的了。

此时不知道这些西方社会是否还记得当年是如何批判中国计划生育践踏人权的事情了。

其实中国人权怎么样他们才不关心,他们关心的是自己的霸主地位。

所以不管你生孩子还是不生孩子,只要影响到了欧美就有罪。

2017年,澳大利亚查理斯特大学教授汉密尔顿曾写过一本名为《无声的入侵:中国如何把澳大利亚变成木偶国》(Silent Invasion: How China Is Turning Australia into a Puppet State)的书。

在书中他详细阐述了中国是如何一步一步影响澳大利亚的。

这就是西方不少精英阶层的言论,他们认为世界的资源是有限的,这些财富的绝大部分只能掌握在少数人(他们自己)手中。

所以不管是黄种人、黑种人还是透明人,你要崛起就代表着你会分人家的蛋糕,就要遏制你。

讲了这么多,其实大家都知道这次争论的由来就是漫威对于《尚气》这部电影的规划。

对于电影,我一直秉持一个观点,没看全片就妄论电影永远都是耍流氓。

所以我对这部目前只确定了主演的电影不做任何评价,

至于这部电影到底有没有影射什么,估计广电总局比我这样的普通影迷看得更明白。

不过,有句话我还是想说一下。

漫威既然重视中国市场,不知道是否听说过一句中国的老话叫“瓜田李下”,

所谓: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

为什么?

因为容易被主人家误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