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易忽视的隐蔽性高血压

2023-02-03     家庭医学

原标题:极易忽视的隐蔽性高血压

极易忽视的隐蔽性高血压

高血压有形形色色的类型,其中常被忽视就是隐蔽性高血压。在临床实践中发现一些诊室血压正常而自测血压升高,并伴有相关靶器官损坏的高血压患者;2002年,国外学者将这种类型的高血压称为隐蔽性高血压。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隐蔽性高血压的诊断

隐蔽性高血压最常见的表现是清晨高血压,还有日间和夜间高血压。

仅靠偶测血压很可能漏诊,错过早期诊治机会。2005年,南京报道一组患病率14.8%。因其表现与白大衣高血压(诊室测血压升高,而在诊室外测正常)相反,故又称逆白大衣性或反白大衣性高血压。

隐蔽性高血压的发病机理

1.体位

偶测血压在受试者休息10~15分钟后坐位测血压,而日常生活中体位变化等所造成“体位反射”,可引起直立时血压升高。

2.血管活性物质失调

收缩性血管因子活性增高,舒张性血管因子活性降低。

3.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

若在运动试验中血压明显升高,多提示可能为隐蔽性高血压。

4.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患者夜间反复发生低氧血症,夜间血压反复升高,血压变异性增加。若诊室血压>125/83毫米汞柱,应引起重视。

5.不良生活方式

隐蔽性高血压与年龄、性别(男性多见)、吸烟、饮酒、服避孕药、久坐和向心性肥胖等有关。常伴有血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糖升高,心律较快、左室肥厚、动脉硬化、颈动脉粥样硬化,并多有高血压家族史。

隐蔽性高血压的防治对策

1.注意及早发现,定期体检,注意规范测血压,必要时做动态血压监测,将动态、自测及诊室测得血压结果综合分析。

2.注意药原性高血压在继发性高血压中呈上升趋势,这部分人往往在一定时间处在隐蔽性高血压阶段。

3.对已出现靶器官损害的隐蔽性高血压患者,应按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原则,在改善生活方式基础上,给予合理化个体治疗。多采用长效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制剂等,必要时联合应用,以提高治疗效果。

隐蔽性高血压的危害与高血压相同,但由于其隐蔽性,更容易引发心脑血管事件和靶器官的损伤,因而综合治疗十分重要。包括健康的生活方式,必要时用抗凝药物阿司匹林及他汀类、抗动脉粥样硬化、扩张血管的药物等,以提高控制率,降低致残率和病死率。

文/主任医师 孙焕林 解放军210医院

版权所有,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关注公众号《家庭医学》,了解更多健康科普知识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6d2942322fef50ee7087d6f0f93d08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