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16式机动战车

2023-12-28     悲喜历史

原标题:日本16式机动战车

日本16式机动战车是 日本 研制的8×8轮式装甲战斗车辆,13式的称呼为国内误传 。从公开的资料来看,16式机动战车配备105毫米火炮,类似于斯崔克车族的机动火炮,是一款典型的轮式突击炮,主要用于装备快速反应部队,执行远程机动作战任务,为步兵提供直射火力支援、以及反装甲等。

根据日方的资料,16式机动战车长度为8.45米,宽度2.98米,高度为2.87米,战斗全重为26吨,乘员4人,采用了动力和传动前置结构。动力前置是轮式装甲战斗车辆的典型布局,其最主要优点是车体后部空间宽敞完整,便于改装各种变形车,形成车族,降低装备成本以及方便战时抢修维护。

16式机动战车的主战武器是一门105毫米坦克炮,辅助武器方面,16式机动战车配备有一挺M2型12.7毫米重机枪,可以用于对空自卫和对地压制射击,此外还有一挺74式车载7.62毫米机枪,用于自卫射击。

从抽气装置形状来看,16式机动战车的105毫米主炮应该来源于英国著名L7型105毫米坦克炮。该炮炮口加装了"胡椒瓶式"制退器以降低后坐力,适应26吨的车重。上世纪70年代,日本曾经从英国引进L7A1坦克炮技术,由日本制钢所自行生产,配备在74式主战坦克上。初期74式主战坦克使用引进的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后来日本自行研制了93式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从各国发展情况来看,105毫米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在2000米距离上的穿甲能力已经达到500毫米以上,达到或接近120毫米滑膛坦克炮的早期水平,可对付一般轻型战车、二代主战坦克,以及三代早期型主战坦克,如T-72的早期型号。尽管105毫米炮要击穿现役主流三代主战坦克较为困难,但由于快速反应部队的作战对象是反政府武装、敌方轻型部队或技术水平较为落后的陆军,105毫米炮的威力已经足够,美军斯瑞克、中国09式轮式突击炮都采用的都是105毫米坦克炮。

从图片来看,16式机动战车的炮塔配置与10式主战坦克也非常相似,配备有车长周视瞄准镜,炮长综合瞄准镜,横风传感器等。其整体技术性能可能与10式坦克相近,具备自动跟踪目标的能力,可以在运动中射击移动目标,同时可能还具备"猎-歼"作战能力,即通过车长瞄准镜,即使炮长正在对敌坦克目标进行瞄准,车长也能搜索和瞄准新的目标,直接用手柄便能超越炮长控制火炮射击。另外16式机动战车可能也安装了与10式战相近的战车综合信息系统,可以对各种战术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和传输,帮助指挥员和车长进行决策、指挥和管理,可以更好地进行诸如威胁报警、敌我识别、目标分配、火力呼唤、战场态势及车辆状态等方面信息的处理,提高部队的协同作战能力。

有消息称,16式机动战车的发动机源于 10式主战坦克 ,为4缸V型四冲程 电喷柴油机 ,基本上就是10式坦克8缸发动机的减半,最大功率在500马力以上。这样16式机动战车的功重比大约为19马力/吨,处于世界主流8×8轮式装甲车的先进水平。值得一提的是,16式战车的整个动力部分非常紧凑,达到法国VBCI和德国拳击手车族的水平,可节省出更多车体长度。这方面的反面例子是中国09式车族,09式的发动机体积过大,占据了近半车辆长度,不得以在驾驶员身后再安排一名载员,但车辆后部的可用空间就要比国际先进车型小不少。当然,09式也有其独特的考虑,要求具备无准备浮渡能力,车体最前部空出来当作浮箱,发动机不得不后置。

防护系统方面,由于考虑到战略机动性,16式机动战车的车重仅26吨,防护性能肯定不会很好。实际上这也是轻型轮式战车普遍存在的问题,一般仅要求正面能够抗击20毫米火炮直接命中,侧面能够抗击12.7毫米穿甲弹射击。不过在抗毁伤方面,16式战车设计似乎存在有一个较大的缺陷,其悬挂系统是外露的,缺乏车体装甲保护,其它轮式装甲车辆都没这个问题。就是不清楚,是否因为日本陆自觉得悬挂系统中弹几率不大,或者确实是一个设计疏忽。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6d14d5804582cd1f5015fb8973dd54d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