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高晓松对话《三体》作者刘慈欣:好一个大型“打脸”现场

2022-08-23     一耿历史

原标题:当高晓松对话《三体》作者刘慈欣:好一个大型“打脸”现场

看了很多名人访谈和演讲后,笔者发现一个问题:多数作家们确实是很有口才和情商的。这一点,贾平凹、莫言、余华都是最好的证明,他们面对媒体时,说话经常能做到滴水不漏,这大概是因为他们本身就是玩文字的。但我说的这些人里,不包括工科男刘慈欣。刘慈欣说起话来,经常能让人不知道怎么接话。

《三体》的成功让刘慈欣声名大噪,很多人都在思考:“当代有那么多挺牛的作家,为何能写出最牛科幻小说的偏偏是他?”在一期由高晓松主持的节目中,高晓松请来了刘慈欣,没讨论那些荣耀,而是认真地讨论了关于写作的问题。

说起来高晓松也算是个文化人,近些年做了不少文化类节目,“李白是外国人”,“林徽因的诗写得并不算好”,这些话他都直言不讳地说过。不管请来什么文化名人聊,他都能侃侃而谈。但当高晓松对话刘慈欣时,笔者看完节目,只想说:好一个大型“打脸”现场。

在节目中,高晓松提了不少问题,刘慈欣一一认真和他讨论。一般这类节目,都是主持人负责捧嘉宾,而嘉宾则负责接招,并抖出一些创作时的细节,满足观众的好奇。但对于这次高晓松提出的问题,刘慈欣硬是一次都没接招。

第一个提问:

高晓松提第一个问题:“对人的未来悲观吗?”刘慈欣答:“不!”高晓松不肯放弃,继续说“从你很多小说的内容来看,人类挺蠢的呀!”刘慈欣表示这么说的人可能只看过《三体》,而且如果认真看完了,看懂了其实也不会这样认为。这话一说,高晓松不再说这个话题了,毕竟被人说没看懂小说,他还能说什么。

第二个提问:

接下来,高晓松的问题则更为犀利了。近些年来,很多人在思考:“当代文坛出名的作家那么多,为何偏偏他刘慈欣写出了最牛的科幻小说,这到底是为什么?”关于这一问题,有人认为刘慈欣虽是工科出身,但既有工科生的知识打底,又有文科生的文笔,这两者缺一不可地成就了他。

但是在这次对话中,高晓松似乎并不准备讨论这个,他把刘慈欣成功的很大原因归结为他是小地方人。高晓松的话是这样的:

你在一个小地方里,长期观察固定的人,这对你的写作有很大影响吧!我们这些在大城市的,其实每天都见不到人,大家都行色匆匆。

大家不要觉得这个话无厘头,其实这是很多人的观点。莫言是山东高密村里人,虽然如今在北京生活,但每隔一段时间他就会回到高密,找灵感、潜心创作。贾平凹也曾表示,当自己写作觉得迷茫时,就回一趟陕西老家,经常就能打开思路。对于这些老牌作家来说,创作的源泉就是他们深爱的故土,观察故土的那些人和事,就是他们成功的原因之一。

面对高晓松这“你生活在小地方”的话,刘慈欣不这样认为。他表示对自己来说,在哪里创作并不会影响什么,就算是在大城市他也一样可以写出好小说。这是因为自己作品中的人物不是现实中的人,而是他想象出来的,所以不存在高晓松说的问题。不过刘慈欣同时表示,如果在小地方自己就不用面对各种媒体,或许也不会来参加高晓松的节目。当大刘说出这个话时,笔者确实替高晓松捏了一把汗。

除了以上两个问题外,高晓松还问了一些其它问题。比如他认为写长篇小说是挺苦的事,刘慈欣表示并不是,自己挺享受这个过程。从这些问题中,我们会发现高晓松对刘慈欣的认识,基本上停留在对一般作家的认知上。但很显然,写科幻的大刘不是路遥,不是贾平凹,也不是莫言,他的创作风格完全是不一样的。不能说他比那些老牌作家牛,但至少他是与众不同的,这一点高晓松没有意识到,所以才有这样一场大型“打脸”现场。

通过这次对话,让很多人对刘慈欣和《三体》有了更深的认识,不少观众感叹:工科男的脑回路确实是不一样的。是的!或许这正是刘慈欣能写好科幻的原因。

其实这次也并不是刘慈欣不给高晓松面子,他就是这样一个人而已。当初写《三体》时,前美国总统奥巴马看完第一部,就让人写信给他,催更后面两部,大刘也没太当回事,继续不慌不忙地按自己的节奏更新。到底这部小说有什么过人之处呢?大家完全可以自己去看一看,若是需要购买的,笔者推荐下面这套全集。

); }

三体全套123册

¥69

购买

这版全集目前的销量是同类书中最好的之一,装订好、字也清晰,最重要的是价格也不贵。因为这部《三体》,大刘拿下了雨果奖,这是亚洲人第一次拿这个奖。马化腾、雷军、扎克伯格因为这本书,成了大刘的忠实粉丝。有人说科幻是给小孩看的,但《三体》是一本带着哲思的科幻,这套书孩子们看时,能提高想象力,而大人们看,则会让自己对这个世界有更深的认识。它让很多原本不爱科幻的人,爱上了这类小说。一个情商不算很高,说话经常会让人下来台的工科男写的小说,相信会让大家有不一样的感受。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6ced89c480341f5300ab7b0d982257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