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万人大会后,新一轮刺激政策来了

2022-05-26     光华楼评

原标题:10万人大会后,新一轮刺激政策来了

5月25日的一次重量级会议,全国稳住经济大盘电视电话会议。

10万人同时开会,16万亿在路上,全面拯救经济。5月底出台一揽子政策细则,向12个省派出督查组。

5月26日的一篇重磅文章,经济日报发表署名文章:全面辩证看待当前经济形势。

两者结合起来看,就能读懂当前中国经济。我精选了与经济相关的一些论述。

关于当前的经济形势的判断:

今年以来,我们有力应对困难挑战特别是超预期因素冲击,做了大量有成效工作。但3月份尤其是4月份以来,就业、工业生产、用电货运等指标明显走低,困难在某些方面和一定程度上比2020年疫情严重冲击时还大(括号内为编者注:承认当前的困难)。

当前正处于决定全年经济走势的关键节点,必须抢抓时间窗口,努力推动经济重回正常轨道。努力确保二季度经济(明确时间节点)实现合理增长和失业率尽快下降,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关于具体政策举措的表述:

在稳经济大盘这个大局面前,我们都有责任,要有更强的紧迫感,确保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政策举措上半年基本实施完成,为加大实施力度,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6方面33条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5月底前要出台可操作的实施细则、应出尽出(明确“国33条”的细则出台时间)。

这些年我们坚持不搞大水漫灌,宏观政策仍有空间,要继续做好政策储备(还有政策工具)。

关于经济工作的一些方针问题:

要创造性工作,因地制宜挖掘自身政策潜力,帮扶市场主体纾困、稳岗拓岗等政策能出尽出。对国企、民企、外企等各类市场主体要一视同仁(这是问题的核心),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创造性,坚持用市场化办法、改革举措解难题。

关于工作的督查:

国务院26日将向12个省派出督查组,对政策落实和配套开展专项督查(明确工作的效果监督与问责)。

其中还提到,今年前几个月,全国土地收入下降29.8%。

再看看那篇重量级文章。

对于经济形势的判断:

今年3月份以来,复杂演变的国际局势和跌宕反复的新冠肺炎疫情等超预期因素叠加,给恢复势头良好的中国经济带来不小冲击,下行压力备受关注(这一条很重要)。

关于外资的一些数据:

继2021年实际使用外资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后,我国吸引外资继续攀升,今年1-4月实际使用外资4786.1亿元,同比增长20.5%。中国德国商会、中国美国商会的报告显示,超七成的德资企业、超六成的美资企业计划增加在华投资(外资没有走)。

关于我国经济的强大韧性:

疫情冲击下,我国粮食和能源等基础工业保持增长,为抗击疫情、推动经济恢复提供有力支撑。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2%,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增加值增长7.2%(发电量等数据也能看出问题,用电量同比下降1.2%;新增贷款量,是负数)。

4月份,规模以上食品制造业、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0.1%和0.5%;鲜冷藏肉、速冻食品产量分别增长20.4%和9.3%(人们的日常生活,特别是疫情期间)。

尽管4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11.1%(消费下滑),但电商、网上零售保持增长。1-4月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5.2%,占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比重有所提升。

制造业投资增长12.2%,在全部投资中增长最快。同时,基础设施投资增长6.5%。这些都意味着投资还将发挥重要支撑作用(如果房地产投资增长)。

对于稳定的一些论断:

特别是在全球经济充满不确定性的条件下,宏观稳定成为稀缺而宝贵的资源。谁能持续稳住经济大盘,谁就能克服疫情影响,稳住民生底线,在新一轮增长中夺得先机(这个谁,是哪个城市、省份)。

总体而言,稳住经济大盘是根本,回归经济建设为中心,超常规政策还有空间,楼市的政策“拐点”来了。

文/杨光华(地产写字人)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6ccf5e1b132dfbb5f878d821aa10e72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