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林寺为什么被誉为“东方彩塑艺术宝库”?

2022-07-05   言语者

原标题:双林寺为什么被誉为“东方彩塑艺术宝库”?

双林寺原名中都司,位于山西省平遥县西南六公里的桥头村 ,其地本为中都故城所在,因之得名。双林寺占地面积约为一万五千平方米,共分东西两大部分。双林寺中现存最古之碑为北宋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姑姑之碑”。双林寺是平遥最早开放的旅游景点,以精湛的彩塑名扬海内外,被誉为“东方彩塑艺术宝库”,1997年与平遥古城、镇国寺一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双林寺坐北朝南,是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之一,寺的外围是一圈高大的夯土包砖墙,寺内分东西两大部分。西部为庙院,有十座殿堂、三进院落。释迦殿、罗汉殿、武圣殿、土地殿、阎罗殿、天王殿组成前院;大雄宝殿和两厢的千佛殿、菩萨殿组成中院;娘娘殿、贞义祠组成后院。东部主要是禅院和经房。

双林寺内,有唐槐、宋碑、明钟、清戏台……处处是古物,步步是美景,最让世人惊叹的,还是遍布寺内的2000多尊彩塑。魁梧刚健、勇猛夺人的四大金刚,双眉紧皱、欲言无语的哑罗汉,挺胸收腹、威武刚毅的韦驮,无拘无束、悠闲自在的观音……尊尊精美,件件精致。

双林寺建筑,历遭一千数百年的风雨兵灾之患,庙貌渐即倾塌,虽然历代皆有修葺,但到元末,已到了“殿楹损壤,厅廊倾颓”的地步。因此,明朝景泰、天顺、弘治、正德、隆庆年间以及清道光、宣统年间都曾大规模地重建或重修,现存庙宇已全为明代和清代建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