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执法文明城管的创新探索者

2022-05-13     南国今报

原标题:规范执法文明城管的创新探索者

韦然在讲解执法规范。 (柳州市城管执法局供图)

今报记者许洁琳 通讯员刘磊 策划统筹:巴方

城市管理工作涉及面广,一线队员面对的情况纷繁复杂,如何用好现有的法律法规,规范地管理好城市,服务于柳州市的经济建设?拥有法律资格证A证的女城管队员韦然,十年来一直在城管执法规范化这条道路上潜心探索,并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取得了不少突破。

探索“律师驻队”模式

推动文明执法

韦然是法律专业科班出身,2010年大学毕业后先在公安系统工作,两年后进入城管队伍。刚开始,社会上对城管工作的认识还不够全面,当事人不理解、不配合的情况时有发生,基层执法人员时常会带着各种“疑难杂症”来求助。

“城管工作好难做啊。”彼时,韦然一边感叹工作不易,一边积极探索解决之道。她说,以前在公安部门,她担任的是“执行者”;但在城管部门,很多规范和细则,需要法制工作者填补空白,有时就成了“创造者”。在局领导班子的支持下,她组织制定了“驻队律师”工作模式,各城区和二级单位都有了自己的“法律顾问”,为队员开展培训讲座,检查执法案卷,堵漏补缺。碰到法规解读等方面的难题,也能够及时向律师咨询。

“驻队律师”模式推广以来,提升了城管执法单位及人员文明执法、规范执法能力,市民对城管执法的投诉也大幅度减少。每当在网上看到“柳州城管还是很文明的”之类的评价,韦然也倍感欣慰。

推行“非接触式执法”

促进自觉守法

“城管来了,快跑啊!”在市民对城管的印象中,都有过这种“城管撵小贩”的场景。在过去,城管确实都是现场面对面执法,但随着信息化技术介入,“非接触式执法”已经成为新的趋势。

“交警部门电子抓拍违章,就属于非接触式执法。”韦然说,柳州是全国8个“非接触式执法”试点城市之一,经过大家探索实践,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备的做法。

比如,他们将大数据、图像识别和智慧城管平台与柳州的汽车工业优势相结合,打造了几款智慧城管执法车。平时,利用车顶上的多个摄像头实时采集路面情况,自动智能分析,实时传回智慧城管大数据管理平台,减少和当事人接触。在“无形中”客观公正地记录了案件的过程和关键点,让不少当事人从“城管说了才改”的被动守法,转变为“不做好就不知什么时候被拍到”的自觉遵守。

自“非接触执法”实施以来,暴力抗法案件从2019年的27起下降到2021年的16起,下降率为40.07%。相关经验做法,还在住建部召开的城市管理执法工作推进会上得以推广。

训练好3000精兵

夯实规范化执法基础

“参加一次比赛,胜过我平时给队员讲10遍。”一次城管系统技能大比拼,鱼峰区城管执法局的参赛队员祝学龙说,在模拟执法比赛中,设计了未经许可摆放户外广告、无证开挖等案件类型,大家抽题目开展模拟执法,平时队员们在街上处理这些案件,多少会有些流程、语言不规范的问题,“经过备赛的强化训练,现在一个个都把相关法条背得滚瓜烂熟,回到实际工作中更得心应手了”。

这种“比赛一次胜过讲解十次”的大练兵,正是由韦然带领科员们精心筹划并组织开展的。柳州城管系统有3000多名执法人员及协管人员,法制科每年要对他们进行集中测试和考核评价。城管系统的岗位练兵,设置法律知识全员考试、随机现场办案考核、执法知识竞赛、执法模拟竞赛、优秀案卷评选、军事化训练、应急处置能力演练等7种考核内容,以考核带动了人员素质全面提升。

柳州市城管执法深入推进与实施法制工作建设与依法行政,获得了自治区和国家住建部的肯定,而韦然也先后荣获2020年全区城市管理执法队伍“强基础、转作风、树形象”专项行动突出个人、2016年至2020年广西法治建设先进个人。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6cad12dfcc346df6f58c1e01b93cb644.html






















梅以曲为美

2023-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