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ITX散热器,我想不少老玩家都明白,受限于ITX平台的大小限制,机箱和主板对散热器的尺寸大小有严格要求,要在有限空间实现更优的散热性能,对产品设计有一定考验。最近管家入手了来自国内散热品牌超频三的降龙V53 ITX散热器,本次入手的为白色版本,在这里给大伙做个开箱分享一下~
开箱部分
超频三降龙V53 ITX散热器(下文简称“降龙V53”)使用全彩包装设计,包装以蓝白配色为主,看着相当清凉,包装风格简明扼要,包装侧面带有风扇规格和尺寸细节,从包装正面可以看到,该散热器支持目前最新的英特尔12代平台。
包装正面
五热管下压式散热器
支持英特尔12代处理器
具体尺寸
散热器规格一览
打开外包
全套附件一览
在附件方面,降龙V53还是相当全面的,除了散热器本体和箱说外,还附带了英特尔115X/1700兼容扣具、AM4扣具、散热器手拧螺母、小管导热硅脂以及黑化金属背板,可以说该有的都有了。
产品细节
降龙V53本身为5热管下压式处理器散热器,在外观上和同期竞品基本类似,散热器实际尺寸为95mm x 92mm x 53mm,散热片总数为54,作为一款ITX散热器而言,由于其小巧的尺寸,其兼容性相当可观。
降龙V53
来到散热器主体部分,降龙V53使用散热器表面白化处理+纯铜底座+五热管+双回流焊工艺组合,相对于同期竞品4热管多1热管,热管规格为常见的6mm,散热器主体四面采用六条扣fin加固,散热器本身在运输过程中没有出现散热片变形问题,好评。
散热器主体
正面扣fin特写
侧面扣fin特写
底部扣fin特写
散热器采用回流焊工艺
白化处理五热管特写
在散热器底座方面,降龙V53使用纯铜底座,手感上较为细腻,值得一提的是,撕下保护贴后底座没有残胶问题,整体值得肯定。
纯铜底座
来到原配风扇部分,降龙V53标配自家CR9215HS-LB01风扇,这是一款9cm十一叶的薄扇,工作规格为12V/0.17A,风扇本身采用液压轴承设计,风扇底部四角带有橡胶减震垫,风扇标称转速为1000~2700RPM并支持4PIN PWM调速;实际使用中,风扇较为静音,只有在全速时略有噪声。
原配9mm白色风扇CR9215HS-LB01
风扇背面
铭牌特写
底部橡胶减震垫及4PIN
本次一并入手的有同样来自超频三的Paladin BCF 12代处理器弯曲矫正扣具,根据英特尔自己说法其实没大碍的,而管家之所以安装这种扣具,是因为经常折腾的情况下可以减少硅脂碎屑掉入插座中。
Paladin BCF 17XX矫正扣具
简单安装指南
按道理也是支持13代的
实际装起来后,降龙V53和管家手上的七彩虹B660I主板完全兼容,散热器在各方面尺寸上都做到刚好适配,可以说为ITX而生。
实际上机
和主板散热间距特写
离内存也是一丝距离
高度特写
另一侧高度特写
实际性能简单测试
本次测试中,管家使用英特尔I5 12490F+七彩虹CVN B660I GAMING FROZEN主板组合,BIOS设置为开启XMP 3200+GEAR1,其他均为默认设置(处理器不会触发125W功耗墙);测试系统为WIN10 21H1(19044.1889);测试环境为开放式平台,此时为广东十月初,室温28~30度,湿度40~50%。
测试系统信息
处理器及内存信息
主板相关信息
在测试负载中,管家通过AIDA64的单钩FPU负载9小时42分,此时处理器工作在4GHz,AIDA64 package功耗读数为77W,没有触发125W功耗墙,而经过9小时42分后处理器温度稳定在70~72度,表现比较理想。
AIDA64单钩FPU负载9小时42分72度
而在更接近实际使用的CPUZ满载中,经过1小时负载后,处理器温度稳定在59~61度,此时package功耗读数为55W,频率和之前单钩FPU一致。
CPUZ烤机负载1小时:59~61度
在负载测试结束后,静置平台1小时温度回落至28~33度,而风扇转速也随之回落至1900RPM,噪声小一点,相信手动调整主板PWM温控策略可以做到更静音。
烤机后低载静置1小时:28~33度
结语:主流CPU的好搭档
在本次开箱中,超频三降龙V53 ITX散热器的表现符合其定位,作为一款以兼容性为特点的散热器,其散热性能应对目前主流的12490F游刃有余,全核满载9小时后只有72度,性能值得认可;5热管+双回流焊+54片散热片,外加散热器整体白化处理,在堆料和颜值上都有不错表现。
管家认为,超频三降龙V53 ITX是一款设计精良、颜值不错且散热性能尚可的ITX散热器,适合对散热器尺寸有相当要求的ITX玩家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