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赞同一位作家说的话:“每个人都有一个口臭区,别人都能闻到,但是自己浑然不觉。”
深以为然
就像很多家庭的父母,总会觉得自己的观点是最正确的,如果自己的孩子违背了自己的意志,那么不好意思,这个孩子不是收到冷暴力,就是暴力。
这里的冷暴力是指无视,暴力是语言暴力,和行为肢体上的暴力。
四川成都就有这么一个案例,一个女孩子16岁,是一名住校生,因为学习压力很大,导致晚上睡不着,吃饭吃不香,久而久之患上了抑郁症,而且还伴随着胃病的出现,所以恳求父母带自己回家休养,不想让学了。
而她的父母则表示:什么压力大,谁活着没有压力,我看她就是懒,为不想上学找的借口。
孩子很无助的找到了学校的心理咨询老师,老师对女孩做了很多心理测试和身体检查,结果显示,孩子确实需要时间修养身心,她的父母这才重视起女孩的状况。
很明显,她的父母自以为看透了孩子的计量,却没有认真的去了解孩子的内心,选择了无视和语言暴力。
不难发现,我们很多父母一辈子没当过领导,唯独在领导孩子方面向来是说一不二,我让你向东,你就得向东,我让你向西,你就得向西,准备把孩子培养成和自己一样,在生活中,工作中,没有自主能力选择权的人。
那么这个画面就有意思了,我们都是普通人,勤勤恳恳的去工作,领导让干什么就干什么,很听话,然后下班回家面对家里最幼小无助的孩子,开始发号施令,把自己当领导。
可是领导只是发号施令吗?这种家长既缺乏当领导的经验,又缺乏当领导的能力,还缺少领导的心态和格局,只是学到了表面上的东西,在当领导这方面完全没有接受过学习,人家企业里的领导还时不时的出门加强学习呢!而这种家长呢?每天抱着手机刷短视频,就好像了解了全世界。
久而久之,在这种自以为是的家庭环境里,孩子眼睛里失去了光泽,没有了自己的思想。
学什么我妈我爸说了算,学多长时间也是同一波家长,反正那些老实巴交的孩子,当成了一种物件、无感情、没人格没尊严,更没有一遇到事能拿出解决问题的能力。
自以为是的家长站在孩子前面耀武扬威,而孩子在后面,看世界都是一片茫然。
看到此,那些自以为是的父母,你们不害怕吗?
那么如果你发现你的孩子已经被你快变成提线木偶了,而且还想要改变,那么我劝你。
学会倾听
《简爱》中有一句话说的很有道理:“你的高明之处,不在于谈论你自己,而在于倾听别人谈论他们自己。”
这句话用在父母与孩子之间同样重要,因为孩子的世界也是由简单到复杂的,如果父母学不会去倾听孩子内心的呼唤,是永远不知道,孩子是什么时候有了自己的想法,甚至是怎么看待父母的。
记得曾和一位家长聊天,她说自己的孩子15岁了,她一直为了这个孩子才守住这个家才没和孩子爸爸离婚,要不然早离了。
而且她一直以为自己的孩子比较木讷,不善言谈,一次孩子鼓足勇气劝解妈妈,如果想离婚就离吧,不用考虑自己的感受。
可是她对孩子来了一句:“大人的事你别管,只要好好学习就行了。”
自此孩子再也没和她说过心里话,等孩子大学毕业离开家去外地工作后,她也没离婚,就觉得孩子和他们夫妻一点都不亲。
那么看到此,您有什么感受呢?
是的,孩子觉得自己被视为了学习机器,除此之外他没有被看到,他的想法没有被尊重。
父母此时应该把嘴闭上,放下身段去倾听孩子的想法,打开胸怀,自我控制说教的天性,即便你再想说教也要忍住。
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待自己和整个家庭,或许你会有不同的感受。
修炼“内功”
这里的修炼内功并不是让家长向佛家弟子一样,闭上眼睛念经炼内功。
而是要随着孩子的成长,家长也要充实大脑,开阔胸襟,提高格局。
有句话说的好,智慧不够情绪来凑,很多家长内功不够深厚,说出教育女子的话来不仅带有负面情绪,还总让人听着心里不舒服,甚至让孩子自尊心收到了打击。
一个上小学的小女孩在路上捡到了一只流浪狗,本来是件有爱心的事,可是当她把狗拿回家时,她的父亲不仅把她臭骂一顿,还把小狗再一次扔掉。
小女孩委屈的和邻居的大姐姐说了自己的伤心事,大姐姐比较有爱心地与她一起给流浪狗在户外搭建了一个狗窝,这位小姐姐就把这件事拍成视频发到了网上,引来了很多人的讨论。
点赞最高的网友说道:“孩子是有爱心的,请父母保护孩子的爱心,不要自以为是的觉得孩子应该和你一样无情。”
确实,这位家长不仅没爱心,还语言暴力了女孩,也很幸运她遇到了一个和她一样有爱心的小姐姐。
所以,作为父母,不喜欢孩子当下的做法时,可以沉住气帮助孩子想办法,一来能呵护孩子的爱心,二来能提高你在孩子心目中的伟大形象。
避讳“老三样”
现在父母最爱唠叨的三句话,归类起来有三句,你看看你说过哪几句:好好学习,努力进步,考好大学找好工作。
请父母在说这三句话前停顿三秒,想想如果你每天听到这三句话会有什么感受?
是开心接受,还是被动烦恼,想必你现在已经有了答案。
如果把这三句话换成:愿你今天开心,谢谢你的陪伴,你真棒!你再试一下,孩子会有什么样的反应。
看过一部美国小短片,一个小女孩从小心脏不好,她的父母都很不喜欢她,她就被送往乡下的外公家。
外公家只有他自己独活,恰巧此时身边多了这么个小女孩,所以他稀罕的不行。
他知道女孩的心脏不好,身体也虚弱,所以每天会鼓励女孩开心快乐,不论女孩做什么,做对也好做错也罢,外公都会夸她真棒,夸她是个有自己想法的女孩。
女孩在外公家住了两年时间,啥毛病没有了,而且还吃胖了,以前她的父母曾经总带她到医院检查,而这两年外公一个电话也没有给她们打过,父母觉得奇怪就过来探望女孩,让她们没想到的是,女孩身体一天比一天强壮,而且还越来越乐观。
孩子好心态的建立,是父母用鼓励和夸赞的语言来构建的,心态端正,自然即便成长道路再崎岖,他也不会害怕,而是勇敢去做自己。
父母要学会把自己当成泥土,去培养孩子这棵小树苗,把正能量的水资源浇灌给他。
正如诗人鲁藜所说:“还是把自己当做泥土吧,老是把自己当做珍珠,就时时有被埋没的痛苦。”
放低姿态,抛下自以为是,接住孩子所有的想法,才是父母该成长的点。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