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78%猛跌至16%!中企采用国产屏幕,外媒:韩企慌了

2024-10-26   三金武器说

随着,中国科技产业的快速发展,国产屏幕技术取得了长足进步。这一进步,不仅提升中国企业的全球竞争力,还对传统的行业巨头如韩国企业带来不小的冲击。

外媒报道称:由于中国企业纷纷转向采用国产屏幕,韩国屏幕制造商在中国的市场份额从曾经的78%大幅下降至16%。这一变化对韩国企业,尤其是三星和LG这样的行业领导者,产生巨大影响。

中国企业在屏幕技术,特别是OLED面板方面的崛起,正是近年来导致韩国企业市场份额急剧下滑的主要原因之一。

多年来,韩国屏幕制造商,尤其是三星和LG,凭借其先进的OLED技术,占据全球市场的主导地位。三星更是被誉为全球OLED屏幕的龙头,其产品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电视、显示器等高端电子产品。然而,随着中国企业逐渐掌握关键技术,市场格局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

近年来,以京东方、华星光电为代表的中国企业在屏幕制造领域迅速崛起。

最初,中国的屏幕制造主要集中在低端市场,主要为入门级智能手机和家用电器提供面板。然而,随着中国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国产OLED面板的质量和性能逐渐达到,甚至超越国际一流水准。在显示效果、刷新率、色彩还原度等关键指标上,国产屏幕的表现已不逊于三星等传统行业巨头。

中国企业的崛起有多重因素推动。

首先是政府的大力支持。中国政府早在“十三五”规划中便将高端显示技术列为重点发展领域,并通过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产能扩展。这为国产屏幕技术的发展提供强大的资金支持。

其次是中国庞大的市场需求。作为全球最大的消费电子市场之一,中国智能手机、电视、平板等终端设备制造商的崛起,带动屏幕面板需求的快速增长。而中国企业在供应链整合方面的优势,使得国产屏幕能够更好地满足本土厂商的需求,从而加速屏幕技术的自主化进程。

中国厂商大规模采用国产屏幕,韩国企业的市场份额急剧下滑也就不足为奇了。尤其是在智能手机领域,华为、小米、OPPO等国产手机品牌开始纷纷转向采用国产OLED面板,这不仅降低它们的生产成本,也提升中国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的竞争力。

面对中国屏幕产业的迅猛发展,韩国企业尤其是三星和LG,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市场压力。数据显示,三星在OLED屏幕上的全球市场份额从88%下降到62.9%。与此同时,中国企业的市场份额则从77.9%骤降至16%。这种急剧变化无疑对韩国企业的盈利和市场稳定性产生了严重影响。

为了应对中国企业的崛起,实际上韩国企业也采取各项措施。

首先,它们加大对技术研发的投入。三星和LG都在不断推动OLED技术的创新,尤其是在新一代的显示技术如MicroLED和量子点显示技术方面寻求突破。这些技术有望在色彩表现、亮度、功耗等方面超越现有的OLED面板,从而帮助韩国企业重新夺回部分市场份额。

其次,韩国企业也在积极扩大生产能力以应对全球市场的竞争压力。三星通过在越南、印度等地建设新工厂,以扩大OLED面板的生产规模,同时降低生产成本。这不仅帮助三星提高了在全球范围内的供应能力,也让其能够在价格上与中国厂商展开更直接的竞争。

尽管,韩国企业在技术和生产方面持续发力,来自中国厂商的竞争压力依然严峻。中国企业依托其庞大的国内市场和成本优势,不断提升产品质量,这样就会压缩韩国企业的市场份额。

未来,韩国屏幕制造商,也将面临更多的挑战。除了中国企业的崛起,全球市场需求的变化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随着,5G时代的到来,智能终端设备的需求正逐渐从高端市场向中低端市场扩展,而中国企业,在中低端市场的竞争力,则会更为突出。此外,随着全球供应链的不确定性加剧,特别是地缘政治和贸易壁垒的增加,韩国企业的供应链稳定性也将面临更多风险。

中国企业在屏幕制造领域的崛起,不仅改变全球市场的格局,也对传统的行业巨头如三星和LG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随着,国产屏幕在技术和质量上的不断提升,中国企业逐渐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导致韩国企业在中国市场的份额从78%猛跌至16%。这种趋势表明:全球屏幕制造业正面临着一场深刻的变革。

面对这一变化,韩国企业虽然加大技术研发和产能扩展的投入,但要在全球市场中维持其领先地位依然充满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