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朋友给我发消息说:“你喜欢自己吗?”,最开始以为是什么哲学问题,认真思考了很久。然后谨慎的回答说“现在开始有点喜欢了”。
她说“那很巧,我们喜欢同一个人”。我打着字说“咦,好油腻”,嘴角却忍不住扬了起来。一方面觉得土味情话很好笑,另一方面是发现好像开始下意识的认同自己了,这个感觉很棒。
一。
那天,,开始思考“从什么时候喜欢自己这个问题。
其实有很长阵子挺迷茫的,不知道要做什么,会做什么。
日子过得很丧,每天都充斥着无力感。
也不是没想去做点什么,但是又觉得眼下日子很安逸,所以迟迟没有迈出下一步。
后来不甘心日子过得这么无趣,想捡回点什么。
没有目标,所以从看书开始。
刚开始很浮躁,静不下心。
最初的10分钟,30分钟...慢慢的可以坚持一个下午。
二。
顺着这条线,目标不知不觉就多了起来。
看游记的时候,心里的地图密密麻麻的布下记号。
看烹饪随笔类型的书,觉得很治愈。
的内容很简单,分享自己每天的生活,料理以及编织的内容。
就这样记录了秋冬到春夏的一整年的时间。
“在金秋十月,她满怀欣喜的制作柿饼;在寒冬,她为蔬菜和水果们盖上厚厚的枯叶被;在春夏之际,她在田里播种然后制作果酱和果冻...”她就这样慢慢地在岁月流逝中认真地过好每一天。
她就这样慢慢地在岁月流逝中认真地过好每一天。
我一开始没懂开头那句“你越是认真生活,你的生活就越好”,到结尾才突然明白了。
三。
看理财类型书的时候,会感慨牛人的思维方式。
倒不是说这些理财书真的能教你投资赚很多钱,但能学会“理财”这个概念。
“管理钱财的习惯比你拥有钱财的数目重要”。
后来有了想去的地方想要的生活,于是对金钱有了欲望。
开始了理财第一步:记账
逐渐去掉不必要的花费以及购物习惯,比如:控制过度的下午茶以及外出吃饭费用,不再购买过多不必要且使用率低的东西。
理财第二步:储蓄
减少支出后,开始储蓄钱财,以每周为单位。前期因为没办法控制花费,我将钱定期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存到朋友那里,非到关键时刻绝不动用。另一部分存到了长期投资的软件里,定期5年,不到时间无法取出。
理财第三步:投资
将储蓄的钱拿出进行投资,前期主要跟着小红书以及B站有经验的博主进行学习,挑选3-5只靠谱基金,少量购买,然后设置定投,等后期稍微熟悉以及心理承受能力增强后,在逐步调整金额,学会止盈。
玩了一年基金后,今年无意间接触到了股票,觉得有点意思,也投了小部分玩。虽然现在投资赚的钱不多,但形成了好的理财习惯和思考的逻辑思维也挺好。
四。
最开始做很多小事时并未没意识到当下这些东西对未来的影响是好亦或者坏,只是偶然间回头,发现自己对于很多事情有了更多的选择权,也能从不同角度去重新看待事物的多面性,思考方式在不知不觉中也发生了变化。
这些都是时间在用自己的方式回馈给我们的礼物。
最后用英子奶奶的话结尾“从能做的事情开始,一点一滴,孜孜不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