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利全新飞驰的官方指导价,其实不是289万,而是289万起。
这个“起”字非常重要,因为它“上不封顶”。
追求“独一无二”的个性化定制,让宾利的指导价象征意义大过实际,却正契合新贵们的不羁放纵。
大概对新贵来说,飞驰的价格不重要。
重要的是飞驰,和飞驰的人生。
宾利 - 全新飞驰 W12
# 宾利最初的“飞驰”
飞驰,原本是个动词。
就像“Fashion”最早其实是个法语词,专属于女性,迷倒少女心的同时,也成为广大丈夫男票花呗余额的诅咒。
现代男性的“Fashion”,其实是西装——因当年英国坚船利炮和港口商人而流行的西装。
电影《王牌特工》就曾经曰过:
The suit is the modern gentleman’s armor。
(西装是现代绅士的盔甲)
盔甲一般都是裁缝的事儿,不用自己动手。宾利创始人Walter Owen Bentley大概也是这么想的。
于是就有了视频开头、衣不蔽体的宾利牌“Rolling Chassis”(行驶底盘) ——除了好开,只剩硬核。
精致造型、豪华内饰,都是像H.J.Mulliner这样的著名汽车“裁缝”,为宾利定做的“西装”。
穿上西装的猛男,依旧是猛男。
造飞机起家的工程师W.O.Bentley先生,造赛车也是手到擒来。他用88%的铝和12%的铜制作发动机缸体,并最终造出一头猛兽。
配合另一群非富即贵英国公子哥儿的飙车神技,宾利在1924年的勒芒耐力赛上首次夺冠,并在1927年至1930年连续4年蝉联冠军。
所以,宾利爱飞驰是天生的。
以至于后来,宾利将飞驰从动词,进化成名词。
# 宾利重新定义了“飞驰”
飞驰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55年的“S1欧陆飞驰”,中途也曾淡出我们的视线,直到2005年正式回归。
在我眼中,全新一代飞驰才真正恢复当年的英姿。
改用全新MSB平台的新飞驰,从车身体态上就比采用D1平台的前两任“宽体低趴”得多,重拾65年前的经典四门GT比例。
隐藏在造型之下的,是全面增强的动态性能。
以后驱为主导的四轮驱动系统,首次采用的AWS全轮转向系统,还有48V主动式防倾杆。
改为纵置放置的6.0L W12发动机,拥有比最大功率635Ps更恐怖的900Nm最大扭矩输出,还被官宣能“一箱油能跑804km”。
当然,这些对于新贵车主而言,“油耗”大概是最不需要担心的问题。
新贵们所在乎的,是飞驰如何保留自己原汁原味的宾利味,怎么将传统、性能、科技和高级定制的重新配比糅合。
以及——怎么证明自己是宾利的最新旗舰。
从手艺来讲,飞驰的血统可谓根正苗红——从1930年开始,每一台宾利均出自英国的克鲁工厂。
初心未改,初厂依旧。
克鲁工厂曾是宾利和劳斯莱斯共同的家,但随着2002年,宾劳分家各自飞,劳斯莱斯告别克鲁工厂,以及那些代代相传的能工巧匠。
同年宾利取代劳斯莱斯,成为英女王的御用座驾。
当坐进飞驰车内,那种遍布全车、源远流长、自带芬芳的“真皮味”,是即便闭着眼睛也能辨认出来的英伦独享细节。
睁开眼,大面积、可定制的实木饰板,金属旋钮上的钻石切花,依然是让人感动的、可以用放大镜端详的真·细节。
若非亲密接触,不知其所以然。
至于选装价格106,571元的“宾利翻转式显示屏”,只是飞驰内饰中的一个新鲜元素,还不至于成为主角。
关于飞驰的内饰,有太多值得述说的豪华细节,感兴趣的膨友请复习开头的视频。
从容至此,才是英伦真豪华。
疫情之下,起初是国际船运受到影响,2月份的宾利新车交付已经普遍推迟,全新飞驰也不例外。
而今,英国克鲁工厂也因疫情停产4周,势必对新订单造成影响,复产计划还不一定赶得上疫情变化。
已到店的宾利飞驰,因此变得更加炙手可热。
这就是为什么会有车商一台流星蓝外观、白蓝色内饰的飞驰,在3月底到店前就报出了434.64万元的含消费税配置总价。
新贵们的爱,多么热烈。
再次感谢宾利汽车,和宾利深圳-锦龙蛇口展厅的支持与协助,下期节目我们继续枯燥,且朴实无华。
关注我开车不累,买车不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