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平小伙返乡创业!与孔雀“共舞” ,带动村民脱贫致富~ ​

2020-01-10     武平发布

在武平县金桥孔雀养殖基地,300多只孔雀五彩斑斓,吸引了不少游客前往观看。创建这个孔雀基地的武平青年傅新华,怀揣着儿时的“孔雀梦”从外地返乡创业,回馈家乡。

傅新华曾从事环保行业,在外打拼多年,去年3月,经过多方考察和学习后,他回到家乡,充分利用自家的10余亩林地资源,投入50多万元,创办了金桥孔雀特种养殖基地,开启了他的“孔雀梦”。

孔雀是“百鸟之王”,具有很高的观赏、食用和药用价值,傅新华以养殖可食用的蓝孔雀为主,还引进一些可供观赏的白孔雀、花孔雀等稀有品种,以观赏带动消费,这也是傅新华看到的商机。

孔雀一般饲养到6个月即可食用,看着1000多只孔雀即将到出栏时间,傅新华却遇到了难题。原本承接的订单因快递行业对“孔雀”食品定义的不明确,被拒绝提供配送服务。订单货品不能及时送出去,这不就断了孔雀肉对外销售的路子吗?傅新华愁眉紧锁,当武平县金桥村的村干部得知情况后,立即向县政府反映并寻求帮助。在武平县政府的关心和扶持下,傅新华很快与顺丰快递签约,改变了原本销路单一的局面。

资料图

政府的大力扶持,让傅新华备受鼓舞,也让他产生了一种强烈的使命感,帮助家乡变得更美,打响金桥孔雀品牌,把家乡的绿水青山转化为实实在在的金山银山。金桥孔雀养殖基地自然条件良好,而孵化孔雀技术对没有经验的傅新华来说又是一大难题。但随着科技下乡的推行,这一问题也迎刃而解。在福建省科技特派员林秋敏博士的指导下,傅新华养殖的孔雀不仅存活率高,且肉质纯正,一期的1000多只孔雀投放市场后供不应求。同时,傅新华积极探索生态农业,规划新建种植区300余亩,将基地打造成孔雀养殖和果树种植相结合的循环林下经济产业链,把孔雀粪便收集处理作为优良的有机肥料,不仅减少了孔雀养殖中造成的污染,也种植出了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

为了把养殖场做大做强,带动更多村民和贫困户脱贫致富,傅新华还决定每年向周边的农户提供孔雀种苗,并传授孔雀养殖技术,以“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不断扩大孔雀养殖规模,以此带动更多的村民走向致富之路。

当前国家正在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很大机遇。随着孔雀养殖基地步入正轨,傅新华的心里正在酝酿一个新的孔雀梦——建设孔雀文化园,将其打造成集旅游观光、孔雀观赏、孔雀艺术品研发、孔雀食品加工、果树采摘于一体的现代化特色生态农业产业化示范园,这是傅新华继续努力的方向。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6aYOlG8BxtCz63RLcMV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