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工作攻坚年,济南高新区继续当好改革创新的试验田和探路者

2020-04-25   齐鲁晚报网

4月25日,济南高新区召开贯彻落实全市“重点工作攻坚年”重点任务动员大会。会上传达了济南市“重点工作攻坚年”推进大会精神,宣读表扬了2019年度工作表现优秀单位和个人,安排部署高新区重点工作攻坚任务,并动员全区上下紧盯“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的目标定位,全力推动今年重点工作任务落实落地。

记者从会上获悉,去年,济南高新区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150.2亿元,同比增长10.5%,是济南市的1.5倍,稳居全市第一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进出口总值增速均达到全市平均水平1.8倍以上,荣获全市2019年度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一等奖,在济南市2019年重点项目建设观摩评议和全省功能区营商环境评价中勇夺第一。

“今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我们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并将圆满完成‘十三五’规划和脱贫攻坚任务。”济南市委常委、高新区管委会主任王宏志指出,今年在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面前,济南高新区将铆定目标不放松,奋勇前行不动摇,在推进和引领改革、加快动能转换和产业转型、加快项目招引和环境招商、加快发展共享和互利共赢、加快民生改善和市容改观,以及强化担当实干精神等方面继续发力,将重点攻坚任务落实落地。

在开发区改革方面,王宏志指出,成立于1991年的济南高新区已经经过了29年发展,从最初的15.9平方公里的狭小空间,到318平方公里的五大片区,成为济南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场。高新区的这一艰苦创业的过程就是深化改革、创新发展的过程。可以说,高新区为改革而生、因改革而强。“即近‘而立之年’的高新区还要以‘杀开一条血路’的气魄推进改革,继续当好改革创新的‘试验田’和‘探路者’。”

王宏志表示,围绕省市改革安排部署,济南高新区要发扬既全力支持改革,又全面投身改革的攻坚精神;要探索既引领全国风气之先,又充分体现高新特色的改革路径;要研究既理顺区域关系,又破解体制机制弊端的务实措施,尤其是要完善好跨区域体制和模式,破解好与自贸区、综保区存在的难点和堵点问题。

相关链接:

瞄准这七大产业,走产业强区之路

产业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动力之源和重要支撑,更是缩小与先进园区差距的核心和基础。在贯彻落实全市“重点工作攻坚年”重点任务动员大会上,王宏志指出,高新区要在做好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生物医药三大核心产业的同时,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进一步夯实主导产业、突破新兴产业,坚定不移的走产业强区之路。

·在生物医药方面,要打造全球生物医药产业品牌,向万亿级规模迈进。要进一步整合生物医药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科研院所、行业组织等创新资源,聚焦建设集科技研发、中试孵化、产业园区于一体的产业体系,构建销售服务、代工生产、医药研发三大专业平台,推动医药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

·在高端装备方面,要聚力产业转型升级,构筑智能装备产业新格局。下一步,要围绕山东激光装备创新创业共同体建设以及核电产业园、传感器产业园规划建设,打造“山东光谷”,建设国际一流的核电院士人才谷,打造千亿级核电高端装备产业集群。

·在芯片产业方面,要实现全省芯片产业破题起势。要加快富能高功率半导体等重点项目的建设进度,积极争取列入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战略布局,形成以晶圆制造为核心、集成电路设计为重点、封装测试为特色、配套产业链为依托的产业平台,培育壮大晶圆制造集群。

·在量子科技产业方面,要加快量子信息科学国家实验室济南基地、济南下一代超导量子计算处理器项目、微纳量子卫星和小型地面站项目建设,争取量子通讯第五张牌照,运营全国的量子通讯。要推进量子保密“齐鲁干线”建设,最终全面建成全省量子通信骨干网及地市城域网,着力培育面向云计算、物联网及下一代信息技术发展趋势的信息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聚力算谷规划建设,要依托浪潮集团,整合超算中心和山东大学科研资源,加快量子计算机研制,在算力领域打造核心竞争力,以服务器为核心,以塑造产业链生态体系为目标,建设中国算谷,在中心区打造科技园,在东区打造产业园,力争通过3-5年,建设成全球算力产业新高地。

·在人力资本产业方面,要开启全国人力资本产业先河。目前已在中心区汉峪金谷建设了全国首家人力资本产业园,并将在章锦片区规划建设全球人力资本产业中心。下一步,要围绕自贸片区“知识产权可作价、成果转化能估价、人才团队有身价”的要求,探索合作,力争3年内人力资本产业达到千亿级规模。

·聚力基础研究,围绕中科院科创城建设,加快电工所项目建设进度,推进理化所尽快落地建设,做好空间所前期工作;要进一步梳理中科院在济项目,变招商“引”资为招商“选”资,确保真正落地一批大科学计划、大科学工程,建设一批重大科学基础设施。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修从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