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第一部智能手机诞生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十几年的时间,手机的外观形态和制造工艺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就拿手机机身的用料选材来说,最初国产安卓机为了压低成本,清一色都在使用塑料机身,随后金属机身逐渐成为行业的主流。
不过令人感到十分诧异的是:近年来很少有厂商愿意给手机配备更结实更耐摔的金属机身,一摔即碎的玻璃背板反而开始大行其道,这是为什么呢?
1.玻璃机身防水防腐蚀且更耐磨,日常生活中刮蹭的几率要比摔手机高得多
用金属材料制成的手机抗摔能力更强,无论用户怎么摔手机,起码铁板一般的背板不会出现裂缝。乍一看金属机身似乎更耐用,但我们也要明白,普通消费者在日常生活中动不动就摔手机的几率其实很低,真正要防范的是外部硬物的刮蹭。金属机身装配手机之前都需要喷漆上色,长时间使用之后不知不觉就会出现大量划痕,掉漆和褪色也是常有的事。
而玻璃材质的机身硬度高且更耐磨,防水性和抗腐蚀能力也远超铝合金或其它类型的金属,并且没有掉漆的风险,软硬不吃刀剑不侵。虽然高硬度带来了低韧性,一摔就会出现“蜘蛛丝”般的裂缝,但在保养得当的情况下,它确实比金属材质的手机更耐用。如果大家害怕玻璃背板遭遇无妄之灾,不妨提前准备手机壳或橡胶/硅胶套加以保护。
2.玻璃材质可塑性强,能够玩出更多的花样,可有效提升手机颜值和握感。
无论是艺术品还是工业制成品,设计师们都很喜欢往产品中加入玻璃元素,因为玻璃这种材料实在是“太好玩”了。纯净且透明的玻璃不仅拥有独特的光泽和反射效果,其延展性和可塑性也比金属强得多。
在制造工艺允许的情况下,产品设计者们可以把玻璃玩出各种花样,比如我们经常听到的2.5D弧面、炫光纹理、3D多曲面等,都是借助玻璃才得以实现的。这样的“好料子”当然要用在好手机上,可有效提升整机的颜值。
就算没有特殊制造工艺的加成,采用玻璃材质的手机看上去也要比金属手机更通透、更高档,握感也会更温润。
3.2017年苹果iPhone回归双面玻璃设计,国内部分厂商的存在跟风心态
早在iPhone 4S时代,苹果就已经采用了双面玻璃+金属中框的设计,不过随后的几款iPhone开始配备稍显廉价感的金属机身。当时国内手机厂商基本与苹果保持同步,苹果用什么材质,安卓机也就跟着用什么材质,那几年几乎所有的国产安卓机都配备上了合金背板。
2017年苹果iPhone8系列回归双面玻璃设计,也正是在那一年,安卓厂商开始疯狂采购玻璃背板,这难免让人怀疑有跟风之嫌。不过考虑到当时的市场环境和消费者的购机心态,这么做也无可厚非。
另外安卓厂商所发布的手机型号众多,需要通过调整用料等方式来对自家产品的档次进行划分。玻璃背板的制造成本要比金属背板更高,视觉观感也更出色,所以自然而然形成了“高端旗舰用玻璃、中端机型用金属、低端千元机/百元机用塑料”的行业规则。
4.金属材质会起到电磁屏蔽的作用,阻碍无线电波的发射与接收,而玻璃材质则不同。
苹果之所以重新走双面玻璃的老路,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金属背板会阻碍信号的发射与接收效率,毕竟金属自带“电磁屏蔽”的特性。安卓手机也是同样的道理,我们会发现绝大多数手机的金属侧边边框都会有明显的“分割线”,很多人以为这只是一种装饰,但其实它的真正身份是“天线出口”。
金属材质的手机需要在机身侧边留出断口,以避免信号受到影响。而玻璃或塑料则不会干扰到手机信号的接收,并且也不用专门在机身侧边开口,所以一体化程度更高!
大家有空可以观察一下采用玻璃后盖的手机,其侧边和机身都实现了一体成型+无缝连接的效果,而这却是金属材质所做不到的。由于玻璃不会阻碍无线电波的传输,所以手机无线充电功能也得以出现,目前市面上所有支持无线充电功能的手机,其机身都是由玻璃来打造的。
总结:之所以现在的智能手机纷纷采用玻璃材质的机身,确实有其实际用途。
一方面提高了手机的颜值,另一方面可以起到防刮防水防腐蚀的效果,同时还有助于无线充电等新功能的拓展。
不过这也并不意味着采用金属或塑料机身的手机不好用,不同档次的产品用不同类型的材料,就看消费者怎么去取舍了。
大家更喜欢哪一种材质的手机呢?快来谈谈你的看法吧!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6P5NsG8BUQOea5Own9L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