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如兰嫁得不好过得却比墨兰好,因为她学会了这一点

2020-04-12     windy天意晚晴

《知否》华兰、墨兰、如兰和明兰这四姐妹,嫁得最好的是明兰,嫁得最不好的是如兰,可是过得最不好的是墨兰。


做女儿时,如兰虽然是嫡女,处处不如墨兰聪明,甚至选夫婿都选了一个墨兰不要的,可是婚后她却过得极为幸福。

因为她婚后学会了这一点,但是墨兰却没学会。

1、墨兰嫁得好,却过得不好

嫁得好不如过得好,这句话说得一点没错。


在盛家四姐妹中,墨兰嫁得算得上是最好的。

梁家门第比袁家的高,而且家庭很和睦,比顾家要好应付得多。

一个庶出的女儿,嫁得比嫡出的华兰还好,夫君又是婆婆最疼爱的小儿子,婚后基本上不用应付公婆等事情,活得轻松自在呀。

可是她却依然没能挽住梁六郎的心。


其实,这种局面,吴大娘子早就料到了,要不然当初也不会一定要明兰呀。

梁六郎需要的是一位能够拿得住他的大娘子,而不是一个事事顺从他的妾室。

在这一点上,墨兰明显没有搞明白。

她一直按照林小娘对付盛纮的方法对付梁六郎,结果并没有成功,最后遭到了梁六郎的唾弃。


如果她能够聪明一点,认清自己的位置,或许结局就不一样了。

结婚前装装柔弱也就罢了,婚后还是要用智慧才能搞定的。

2、如兰很聪明

如兰嫁给当时的文炎敬,算得上是“低嫁”。


盛家的嫡女,嫁得都是王公贵族,而如兰却嫁给了一个没什么家底的进士。

即便如此,文炎敬的母亲,也就是如兰的婆婆也没有把她“捧起来”,而是处处给规矩,动不动就让她“立规矩”。

一开始,如兰是不想忍的,毕竟她在家里都没受过这种气,但是后来也渐渐忍了。


后来她怀孕了,婆婆以儿子无人服侍为由,提出收自小就服侍文炎敬的丫头为通房,如兰很生气,但是这一次她并没有闹腾。

她大着肚子,独自躲在雨里,像个孩子一样哭泣。文炎敬看到这一幕,以为她只是一个吃醋而茫然的小女子,深深爱恋夫君不能自拔,因为害怕他变心而不知如何是好。

文炎敬打发了那个丫头,并且从此以后再也没有想过其他人。


按说,以如兰的脾气、如兰的地位,她大可以大闹一场,但是她从母亲与林小娘的战争中学乖了。

娘家的威势可以震慑人,但是却无法震慑夫君,靠这种方式也无法得到夫君的心。

她从林噙霜身上看到示弱和谈感情这两个手段,加以运用,终于在婚姻里大获全胜。


原著中,对于这一段,明兰有一个独白:记忆中那个涨红了脸,捏紧了拳头,却永远斗不过聪明庶姐的鲁莽丫头,那个只会霸道逞能的笨拙女孩,如今,也悟了,知道怎么用心计了。

3、婚姻需要经营

婚姻需要经营,幸福把握在自己手里。

如兰这样的女孩子,还会在婚姻里用手段对付自己的丈夫,更何况我们呢?


这不是让我们去违心做什么,而是让我们学会正确的沟通方式。

墨兰在梁家,娘家的地位不足以让她仗势,她必须要靠自己才能在家族里立稳脚跟。讨好父君没有错,但是更重要的是,要拿出大娘子应有的气度和威势。

正如明兰,她在婆家地位也不高,但是她却知道如何狐假虎威,利用自己大娘子的身份,去应对那些别有用心的人。


因为她对顾廷烨有价值,所以顾廷烨才离不开她,越来越重视她,甚至连曼娘的女儿蓉姐儿也被她收服了。

可是墨兰在梁家呢?婚后没能诞育子嗣,又没有帮梁六郎打理好他的家事,自然不可能一直拥有梁六郎的心。

很多人感慨,觉得结婚后,老公不再是以前那个甜言蜜语的老公,自己好像也不再是以前为所欲为的自己。


婚姻,可能让我们最后变成一个连自己都觉得陌生的人吧。

但是我们应该问问自己,究竟是变得更好了?还是更坏了?

爱情使人成长,知道什么事自己想要的;婚姻让人成熟,懂得什么是自己该做的。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6OG5cXEBiuFnsJQVVNx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