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洪下山本是要助周伐纣,但却被申公豹说法大逆不道,违反天条最后死于太极图身化被毁。殷郊随后也下山了。当他得知弟弟死于非命怒火中烧,一定要杀了姜子牙报仇雪恨,仗着着翻天印西岐无人是殷郊的对手。就连他的师傅广成子也拿他毫无办法。而想要破殷郊的翻天印,只有聚集四面旗。燃灯道人知道该如何破翻天印,需要宣读离地焰光旗。而这面旗在太上老君那儿。玉虚杏黄旗在姜子牙的手里还有素色云界旗又在瑶池金母的手里。
另外,其中一面青莲宝色旗在西方叫接引道人的手中。当时广成子去找接引道人借旗。接引道人很不乐意,毕竟谁也不能把自己这威力强大的法宝随随便便的就借人。万一你要不还呢我又到哪里说理去。殷郊是广成子的弟子。现在他仗着翻天印阻住了周兵。广成子已经感觉到很是颜面无光。假如在借不到接引到人手里的青莲宝色旗,那就更无法向西岐的众位师兄弟交差了了。为了让接引道人借旗广成子拉关系套近乎。一方面以武王是真命天子的大义来劝接引道人。一方面说金丹舍利同仁义三教原本是一家。可任凭广成子巧舌如簧,但还是没有说动接引道人。
在这里广成子说了三教原本是一家这句话。而三教这个词语在封神演义里出现了很多次。太上老君说过三教共议封神榜。元始天尊解也说过三教相商,就连鸿钧道祖都说过三教共生封神榜。那么这三教和广成子口中的三教有什么不同呢?在太上老君与元始天尊的口中。三教的意思便是人阐截三教。而在广成子的口中三教似乎换了,并不是人阐截三教而他所言的三教,似乎还凌驾于人阐截三教之上!
“金丹舍利同仁义,三教原本是一家”。那么广成子口中的这三教指的又是哪三教呢? “金丹”这是一教指的是道教。一般道教修炼的都是金丹大道。而这个金丹便是道教 “舍利”佛门高僧坐化后都会留下舍利。西方教是佛教的权势,这舍利自然指的就是西方教,金丹舍利这已经是两教了,那么最后的一教是哪一教呢?
金丹舍利同仁义金丹和舍利各指一教。那么最后的人力必然也代表了一教。这最后的一项是儒教,因为儒家讲的是仁义。但在封神演义的世界里,孔子还没出生根本没他什么事。所以这一教并不是儒教只是仁义的宗旨和儒教很相似罢了。这个仁义真正所代表的并不是真正的教派。虽然不是教派但他的实力却又无处不在,甚至凌驾于佛教和道教之上。这个教便是“皇权”!
纣王运气还在时女娲愤怒却不敢直接杀他,因为纣王有皇权加深。三界之主昊天上帝修为不是最强的,势力也不是最大的。但他有皇权加身,所以他敢命令元始天尊要12金仙称臣,无奈便有了人阐截三教共商封神,给昊天上帝招聘打工仔。因为皇权三教圣人不得不从。仁义自成一教。虽然没有真正的教名,但三界中人无不在这一教的笼罩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