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被誉为“穿裙子的士”,桃李满天下。
她在国人心目中,是神一样的存在。
她近100岁高龄,还活跃在讲台上,倾尽一生心血,让更多人了解到古典诗词的美。
她就是叶嘉莹先生。
叶嘉莹曾受聘于台湾大学、哈佛大学,也是加拿大皇家学会唯一的中国古典文学院士,更是影响世界华人大奖终身成就奖的获得者,2020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
天以百凶成就一词人,这句话用在叶先生身上,一点也没错。
叶嘉莹是实打实的贵族,考入中学后,很快就遭遇了七七事变,父亲随国民政府迁移后方,母亲不久后因病去世。
其后考入辅仁大学国文系,师从古典文学研究大家顾随先生,受读“唐宋诗”课程。
大学毕业后,叶嘉莹赴南京结婚,适逢国民党败退前夕,南京乱象纷呈。当年11月底叶嘉莹随丈夫工作迁往台湾。
20世纪50年代,叶嘉莹在台大任教时为小朋友讲课。
到了台湾后,叶嘉莹当上了台湾大学教授,本以为生活步入正轨,却没想在生下女儿不久后,丈夫含冤入狱。
到了晚年,女儿、女婿又遭遇车祸离世。
叶嘉莹一生多艰,她之所以没有被苦难击倒,正是诗词拯救了她,诗词就是她的盔甲。
日本侵华战争爆发,她悲愤写下:
尽夜狂风撼大城,
悲笳哀角不堪听。
在诗的后两句,叶嘉莹留下了这样的希望:
晴明半日寒仍劲,
灯火深宵夜有情。
母亲去世时,她连写八首字字泣血的《哭母诗》;女儿离世时,她闭门不出,又写下十首《哭女诗》。
叶嘉莹在《朗读者》节目上讲述《哭母诗》
叶嘉莹说,其实我一生经过了很多苦难和不幸,但是在外人看来,我却一直保持着乐观、平静的态度。
诗词是她逼仄生活中唯一的支撑与鼓励,带她确立了“望尽天涯路”的人生目标,教会她“衣带渐宽终不悔”的坚韧。
叶嘉莹被诗词拯救过精神,抚慰过灵魂,她把她的一生都融入了诗词之中。
叶嘉莹对于中国古词的独到见解,以及从词中品出的人生心得,都体现在这本《迦陵谈词》里。
叶嘉莹先生作品:《迦陵谈词》
01
词学泰斗叶嘉莹百年沉淀
一堂殿堂级的诗词鉴赏课
1945年大学毕业至今,叶嘉莹在讲台后站了整整70年,太多人因为她爱上古诗词。
她一生的愿望就是开一扇门,把不懂诗词的人接到诗词里来,感受诗词的无限魅力。
这本《迦陵谈词》,就将为你我打开诗词殿堂的大门。
不用担心看不懂,叶嘉莹讲课总是深入浅出,谈吐间妙语连珠!因而她的课堂永远人气爆棚、一座难求!
哈佛、耶鲁、北大等国内外几十所名校竞相邀请她去上课,诗人席慕蓉自称是她的铁粉。
作家白先勇还是台大外文系的学生时,宁愿逃本院的课,也要去听叶嘉莹的诗词课。
当年,南开大学甚至因为她,头一次制作听课证,用以限制学生人数。
叶嘉莹94岁寿辰,白先勇携《牡丹亭》在南开祝寿。
这本《迦陵谈词》随便翻开一页,就像身临其境,在讲台下听叶嘉莹娓娓道来,如沐春风。
与其他人不同,叶嘉莹对诗词的解读,会让你多层次地感悟诗词。
本书一开篇,就是对《人间词话》里“人生三大境界”的精彩诠释: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独”者,写此境界中之孤独寂寞之感;
“上高楼”者,写对崇高理想之向往;
“望尽天涯路”者,为摆脱了一切幼稚的耽溺蒙蔽以后,对更广远的境界的追求、寻觅和期待。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衣带渐宽”四字,写出了追寻期待中的艰苦之感,“终不悔”三字表现了“殉身无悔”的精神;
“为伊”表现了选择的正确与不可移易,“消得”者乃“值得”之意,唯有“择一”之正确选择的人,才能领会到,纵使到衣带渐宽斯人憔悴的地步,也终于不悔的精神和意义。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但愿每个追求理想的人,都能有“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一日。这该是一种至完整、至美善、至真实的境界。
叶嘉莹的词论颇多新创之见,能言前人所未言。
她讲李煜在词上的成就:后主的章法之周密,气象之博大,都并非出于有心,他只是全凭纯真与任纵,就能达到极致。
她讲温庭筠词的特色:在以名物、色泽、声音,唤起人纯美之美感。
她讲晏殊的身世与作品的关系:“圆融平静”的风格与“富贵显达”的身世,正是大晏这样一位理性词人的两种成就。
叶嘉莹在谈词时,有一种信手拈来的从容,这依赖于她数十年古典文学修养和教学经验,给读者以绝美的享受。
02
读懂美词中的品格境界
领略文脉中的人生智慧
《迦陵谈词》一书里涵盖了从北宋至晚清数十位词人及其佳作,见证了中国古代词坛的闪耀时刻。
叶嘉莹在诗词之外,更讲述了诗词背后词人的风骨故事,从美词中读出了品格与境界。
王国维:阅尽天涯离别苦,不道归来,零落花如许。
迦陵评:如果历尽悲苦之后所得的竟是花落春归、全然落空的悲哀,这岂不是人间最大的憾恨。
李煜: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迦陵评:李后主以他的赤子之心体认了人间最大的不幸,以他的纯真性情领受了人生最深的悲慨。
冯延巳:梅落繁枝千万片,犹自多情,学雪随风转。
迦陵评:仅只三句,便写出了所有有情之生命面临无常之际的缱绻哀伤,这正是人世千古共同的悲哀。
经过叶嘉莹先生的悉心引领和指点,心静了下来,从诗词中读出了许多不易察觉的味道,悟到了许多人生的处世哲学和生存智慧。
“我一生一世都喜欢古典诗词。”从幼年习诗开蒙到将诗教作为终身事业,对于百岁叶嘉莹而言,诗词早已融入了她的生命,而她也将生命谱写成了诗词。
03
风雨沧桑百岁诞辰
精装工艺臻美典藏
2023年,适逢叶嘉莹先生百岁诞辰,《迦陵谈词》无疑是献给叶先生的一份“诞辰贺礼”。
《迦陵谈词》采用精装工艺,内外封均以“荷花”图案呈现。
外封: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内封:薄荷绿原浆纸,压凹工艺;
锁线圆脊,可180度平摊;
青绿飘带,满目清凉。
此装帧设计,契合叶先生与荷花之间奇妙的缘分——“我生在荷月(六月),我的小名就叫小荷,所以我对荷花特别有感情。”
唯美手绘,还原诗词名句场景。
叶嘉莹金句重点标记,一目了然,方便摘录,打造极致阅读体验。
另有丰富赠品:
莲花藏书票,收藏馈赠两相宜。
叶嘉莹手写(印刷)诗词卡,感受大师绝代风华。
诗词卡上印有叶嘉莹手写的两首原创诗词:
浣溪沙
又到长空过雁时。
云天字字写相思。
荷花凋尽我来迟。
莲实有心应不死,
人生易老梦偏痴,
千春犹待发华滋。
七绝
结缘卅载在南开,
为有荷花唤我来。
修到马蹄湖畔住,
托身从此永无乖。
簪花小楷临摹卡——人生三境界,在书写中尽享诗情画意,读懂人生境界。
叶嘉莹在《迦陵谈词》的序言里说:
人生一切之随流年俱逝而不可复返。无论内容与风格有多少不同,我所写的都是我自己读词时真正的心得和感动。
相信今日的读者,将会感受到我文稿中一片真诚的心意。
留言互动
关于叶嘉莹,你还知道什么故事?
欢迎在留言区交流分享
我们将在精彩留言中 随机抽取4名读者
获得赠书《迦陵谈词》
— THE END —
MORE
灼见热文
《梁启超家书》:一个家庭最大的问题,就是把教育的顺序搞错了
铁腕人物王岐山
看了李子柒和清华男生的故事,我顿悟了原生家庭最大的秘密
什么是突发心脏病?
36岁丈夫一夜往生,妻子、孩子的反应让无数人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