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诗意镜头传递生命关怀 ——电影《傍晚向日葵》观感

2023-12-09     竹莺说事

原标题:用诗意镜头传递生命关怀 ——电影《傍晚向日葵》观感

电影《傍晚向日葵》海报

郭 燕 郄建业

由娜仁花、李玉峰主演的电影《傍晚向日葵》,11月30日在全国上映。影片以聚焦人物内心世界的缓慢叙事,传达出在人生黯淡时刻也要乐观生活的主题。该片不久前曾获得第36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中小成本故事片、最佳摄影两项提名。

影片涉及生死、爱情、民间文化等多个话题。片中现实、虚幻、时间、梦境都被打碎,观众无法以寻常的方式,判断故事的开始与结局。

或许人生真的不是故事,或许故事真的无法展现人生。身患绝症的女主人公徐曼芳放弃治疗,重返年轻时居住过的村庄,在对青春的美好回忆中离去。太行山脚下的村庄,傍晚的向日葵虽不再挺拔,但也曾经灿烂过。那些她不想遗忘的生活,幻化成花、海、船以及年轻时爱人的模样,与现实中死掉的鸟、养不活的花、放走的兔子交织在一起。在她度过生命中最美好时光的乡村里,她重拾了对生命最初的热烈与温暖,也感受着生命逝去的凛冽与激荡。这与法国电影《玫瑰人生》有着异曲同工之处。《玫瑰人生》的主人公皮雅芙在养老院孤独地等待死亡之时,那些曾经经历过的亲情、爱情、事业等记忆碎片,跳跃性地拼接出她作为著名女歌手跌宕起伏的一生。

影片放弃了商业电影的拍摄方式,极具辨识度。银幕上大片的向日葵,但光线并不浓烈,色彩也不够有冲击力。傍晚的向日葵垂头丧气,了无生机。镜头缓缓带入,石头路上不再年轻但依然美丽的女人在寻找住处。简陋破旧的家具、满屋的尘土和她格格不入,身患绝症的她为何要留在这里,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她要做些什么?影片通过极简对白告知观众,这是她曾经生活过的地方,带给她欢乐,也带给她痛苦。结婚是新生活的开始,怀孕是新生命的开始,可是这些都因为爱人的死亡而终结。不愿相信命运,却不得不向命运妥协,二元对立应该是贯穿影片的人生哲学。

片中虽然人物极少,却有一条重要线索将每个人物串联起来——皮影戏。皮影是小孙子手中的玩具,是李有才钟情一生的情感寄托,是徐曼芳回溯青春的美好记忆。影片的结局是开放式的,暖黄色的光从窗外洒向窗前的女人,一扫开场的颓败气氛,徐曼芳缓缓走向皮影戏台,走向幻想,走向光亮。结尾的皮影大戏很像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火柴燃亮,看见温暖的火炉,看见喷香的烤鹅,看见美丽的圣诞树,看见已经去世的奶奶,看见她期待拥有的一切美好,就像徐曼芳最后看到珍视的所有过往。尽管《傍晚向日葵》是一部艺术片,诠释着生命意义、人性灵魂这些恒久话题,但是,影片所呈现的情节并不是架空的,反而在个人的生命体验中,映衬着社会的发展与集体心理的变化。

《傍晚向日葵》出自“90后”新生代导演李旭。从本科到博士,李旭所学的专业都围绕电影展开,2022年开始他在北京电影学院任教,该片是他执导的首部作品。正如李旭所说,“傍晚”可以代表人生的灰暗时刻,女主人公抑或每一个人都会面临人生的困境,但是在这种灰暗时刻来临时,人们是否愿意像向日葵一样追光而行,值得每一个人思考。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69dedcfe699dde4937e720c4ba62ab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