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院里面,有哪些不为人知的潜规则?

2022-03-08   铭晟标书网

原标题:建筑设计院里面,有哪些不为人知的潜规则?

建筑设计院里面,有哪些不为人知的潜规则?

一、客户或者项目最重要,

能拉来项目的才是单位内的王者,只要你能按时给单位拉来稳定的项目,你就可以为所欲为。设计水平这些都是浮云。

一般都是各种局长公子,市领导公子,领导亲属来做这些事情。

二、项目分为“短平快”和“长难”

用我接触的项目举例,一个设计项目,设计时间半个月审批时间半个月,项目金额300万,另一个项目,设计时间一年,审批时间两年,项目金额100万。

能分到哪个项目组,就要看你和所长的关系了。项目相当重要,决定你在未来几年是吃土还是吃肉

一般来说,关系户会分到好项目上,社招校招来的苦逼平民设计师会分到坏项目上,

更加玄妙的是,一般都是坏项目做设计院的口碑,设计水平和设计师被认可以后,才会有后续的好项目,但是,这种好项目跟开荒的苦逼设计师没关系了。

三、黑箱费用影响项目分成奖金

黑箱费用,好项目和坏项目还有一个区别,坏项目里可以很多是黑箱费用,

举例来说,好项目300万,正常比例是25%项目组分配,那就是75万,这种奖金还可以保证大多数人

坏项目100万,但是扣掉各类商务费用后,还剩下50万,50万再拿出25%项目组分配,那就是12万多,这个数字可能分下来都无法满意了。

玄妙的是,各类黑箱费用你是不能和领导求证的,说多少就是多少。

四、工作比例

划分工作比例是分配奖金的基础,但这个是一个很唯心的东西。

每个设计院都有很成熟的划分工作比例的方式,这只能保证基础公平,具体分配下来,肯定会有人吃亏有人暗爽。这也是基于个人和项目负责人的关系而来。

你能分多少,在项目组组建后分配工作时,就已经注定了。

五、负产值

负产值是一个设计院特有的产物,是设计院的机制将企业经营的风险转嫁给员工所导致的。

严格意义来说,这应该涉嫌违法了,很多设计院将员工上交的五险一金也要从产值里扣除,

很多设计项目的应收账款会很久才到,如果每年你的项目没有实际到账,不给设计院赚够产值,最后就是负产值,

玄妙的是,这些苦逼开荒设计师很多会陷入这种情况,因为他们的项目没有回款,商务费用高,工作比例少,

在领导的精心安排下,一些他不喜欢的员工或者关系户(不拉项目还事多)也会陷入负产值的境地,让别人自动离职走人。

六、离职人员的奖金无踪影

设计院一般是年底按照项目回款发放奖金,但是人员流动快,很多人离职不会等到年后,有了机会就会跳槽,这种离职员工一般都看不到奖金的影子。

有些大项目也有可能早就做完,但就是不回款。我本人曾经接手过一个项目,具体工作就是小调整和答疑。老项目成员全部离职,在我接手的第二年才有了第一笔回款,当然,我的分成是寥寥,老项目成员更是零。

沉没成本,很多设计院的员工都知道,但是很多人都不舍得领导给画的大饼。最后什么都没落下。

七、所领导的收入大家都不知道

现在很多设计院都大规模扩大,狂收管理费,各种平行的部门互相连脑浆子都打出来了。各个所长疯狂抢项目。设计院院级领导对所级的领导就疏于管理。

权力要关进笼子里,所长集人事、财务、项目三权于一身,没有院级控制,直接就放飞自我了。,

好一点的所长,扣掉管理费,发完项目组分成,再去掉经营费用,剩下的握在手里,

普通所长,扣掉管理费和经营费用,把项目组分成拿出去放贷(所长们认识很多包工头哦)(半年期或者一年期),剩下的握在自己手里。

差一点的所长,扣掉管理费和经营费用,剩下的都握在手里,下属闹的实在不行了,再发一丢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