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出现就诊高峰,这种病接连刷屏!首选药物是什么?权威解答——

2023-10-19   北京交通广播

原标题:多地出现就诊高峰,这种病接连刷屏!首选药物是什么?权威解答——

近期

支原体肺炎接连刷屏

刚开学就有不少孩子感染

现在不少成年人也“顶不住”了

感染入院的不在少数

17日,“阿奇霉素”登顶微博热搜

但这种药可不是随便吃的!

网络图|千库网

来势汹汹的支原体肺炎

不可小觑

近日,北京、上海、西安等全国多地医院出现较多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支原体肺炎”也频上热搜。支原体肺炎是儿童常见的社区获得性肺炎多发于秋冬季。但今年该肺炎提前来袭,且患者数量较往年明显增加。有儿科医生指出,“今年可能是肺炎支原体流行大年”。

事实上,肺炎支原体既不是细菌也不是病毒,而是一种非典型病原,虽然肺炎支原体感染不属于传染病,但其具有传染性,主要通过飞沫传播。目前,支原体肺炎没有可针对性预防的疫苗。

据媒体报道,杭州一位十岁的患儿,出现反复咳嗽、发烧的症状,病程12天时,来到杭州市一儿科门诊。报道称:“患儿体温持续高热,检查发现,肺部白色区域内出现黑色小空洞,部分肺坏死!最后也确诊是支原体肺炎。”

北京儿童医院小汤山诊疗中心副主任护师张洁称:支原体肺炎病程多在2周左右,一般预后良好,不遗留后遗症。少数可发展为危重症,常以呼吸困难和呼吸衰竭为突出表现。”

北京朝阳医院儿科医生李鹏受访时表示,作为一线的儿科医生,他确实感受到今年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病例明显增多,“我们儿科最近接诊的发热患者,尤其是5岁以上的患者中,肺炎支原体感染是最多的。”

武汉协和医院金银湖院区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孟大全介绍,对于一些有基础疾病的老年患者比如糖尿病、高血压,其感染了支原体或者衣原体之后,有可能发展为重症肺炎。在经历了几年小范围的流行之后,支原体感染可能会出现一波大流行。

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首选药物是什么

肺炎支原体是一种大小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微生物,肺炎支原体引起的肺炎是我国5岁及以上儿童最主要的社区获得性肺炎。占住院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10%-40%。每隔3-8年发生一次地区性大流行。

大环内酯类药物是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的首选药物。常用的大环内酯类药物包括阿奇霉素、红霉素、克拉霉素等。近年来,随着大环内酯类药物在儿童呼吸道感染中的广泛应用,儿童耐药肺炎支原体感染呈上升趋势。

络图|千库网

有无替代药物

新型四环素类抗菌药物是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替代药物,主要包括多西环素和米诺环素。对耐药肺炎支原体肺炎有确切疗效,用于可疑或确定的肺炎支原体耐药的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大环内酯类药物无反应性肺炎支原体肺炎、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治疗。由于可能导致牙齿发黄和牙釉质发育不良,仅适用于8岁以上儿童。8岁以下儿童属于超说明书用药。米诺环素的作用相对较强,多西环素的安全性较高,在推荐剂量和疗程内,尚无持久牙齿黄染的报道。

另一类替代药物为喹诺酮类药物,常用的为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莫西沙星等,由于存在幼年动物软骨损伤和人类肌腱断裂的风险,我国18岁以下儿童使用属超说明书用药。2011年由儿科感染病学会和美国感染病学会联合制定的首个婴儿及>3月龄儿童的社区获得性肺炎处理指南推荐。对于骨骼发育成熟的青少年或者不能耐受大环内酯类的≥6个月的儿童也可选喹诺酮类作为替代药物。在美国及日本作为替代药物可应用于儿童。

临床上,大环内酯类药物仍作为一线药物推荐使用,但存在耐药时,亦可根据病情选用四环素及喹诺酮类药物。

支原体肺炎如何治疗?是否需要住院?

首先看支原体肺炎是轻症还是重症。轻症经过大环内酯类药物如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红霉素治疗一般均能控制病情,但体温正常后,咳嗽可能还会持续2周左右,胸片肺炎阴影基本均可吸收,可不复查胸片。

重症患者需要住院,需要大环内酯类药物静脉输液,因我国耐药率高,之前若用过大环内酯类药物3天无效可更换为新型四环素类药物如米诺环素等,更严重的应用左氧氟沙星等药物。重者可能有混合病毒或者细菌感染,也需要加用相应的药物治疗。此外,若除外合并感染,需要应用激素抑制人体对支原体的过强炎症反应,还需要应用支气管镜清除堵塞在气道的粘稠炎症分泌物。

重症病人通常联合治疗,类似鸡尾酒疗法,各类治疗都起重要作用,不是单纯依靠大环内酯类药物。

国产、进口阿奇霉素效果有差别吗

目前治疗的药物基本国产化,尤其阿奇霉素,效果和国外进口基本一致。

一图读懂支原体肺炎高发期

用药、治疗 权威解答

转发,提示身边的朋友吧!

内容来源:北京日报、北京卫健委等

编辑:慧儿

制图:慧儿

值班主编:车水

监制:赵鹏

点个

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