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3日,名为“河北共青团”的官媒账号上,发表了这样一条内容——其文字中写道:“8月3日,河北,抗洪吃饭时,一名小战士吃着吃着睡着了,致敬抢险救灾一线最可爱的人!(河北日报)”;其下还附上了照片。
可是,很快就被眼尖的“万能网友”们发现,这一图片,竟然与2020年7月20日人民日报官媒账号所发内容完全一样——那是报道当年江苏无锡消防战士防汛救灾后的照片。
显然,河北共青团官媒(估计也包括其中提到的《河北日报》)这次所发的消息,明显就是一种“盗图”的新闻造假行为了!其因此招致网上铺天盖地的批评,也就在所难免了。
不过,笔者发挥了一下“辩证思维”的科学性,翻来覆去想了想:感觉我们也不能因为此事,一味地只对河北共青团官媒进行批评,其实,这件事的出现,说不定也能侧证出以下这些道理呢!
其一,很多人都说,这次的最大可能,是“河北共青团”的官媒“小编”偷懒,但是不是也一种可能:就是人家的小编在最近河北多地遭遇洪水,在为首都北京做好“护城河”的奉献中,也是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地进行正能量宣传,因此24小时工作不能休息,所以才会一打盹之下,才用错了图片?
反正不管嘛,人家小编干的都是正能量宣传的大好事,即使弄错了,也是为了宣扬正能量啊!虽然这是“好心办坏事”,但人家的初心,还是极好极好的嘛!
其二,这次河北共青团官媒的“盗图”造假事件,如果从写作学的角度上看,是不是也给了我们一种新的启发呢?——那就是,“时空穿越”的手法,不仅可以用于网络小说、影视文艺作品中,原来,竟然也可能用之于我们的新闻信息学中啊!
我们不妨试着想象一下,“河北共青团官媒”的小编,写着写着累得睡着了;于是,他在梦中一下子就穿越了时空……
说不定,其会因此写作手法的创造性大胆使用,为世界新闻学开创出一个崭新的门类——“穿越新闻学”呢?这样的话,是不是到时候,要给河北共青团官媒颁发一枚“诺贝尔新闻奖”啊?
其三,河北共青团官媒的这一造假行为,其实还侧证了最近才兴起了一种理论——“张学峰之不报新闻专业”学说,原来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比如,像河北共青团官媒这次的造假事件,是不是说明这是一个很难干的岗位?(当然,也可以说是太容易干了,只要盗下图,编几句正能量的信息就行了),可这毕竟说明:在我们这儿,报考新闻专业的话,就业不易且不说,原来还存在工作风险啊!
当然,最后要声明一下:我今天可能是三瓶酒下肚,有点喝高了,所以写得如此颠三倒四——但愿,我们的官媒小编们,可别学我这喝酒没品的损粗啊!你们要是因为喝大了,发信息发错了,那可就会“酒不醉人人自醉”,要把自己给整倒、干翻了啊!【原创评论:瑜说还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