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养生知识 夏至养生注意事项

2023-06-14     十二未至

原标题:夏至养生知识 夏至养生注意事项

现在天气越来越热,许多人已经离不开空调房了。随着时间推进,夏季已然到来,夏至也快到了。夏天天气炎热,暑气逼人,很多人这个时候就会选择一些养生的方式,来减少暑气对身体的影响,比如多吃当季的瓜果蔬菜。那么,你知道在这个时候,有哪些养生的小知识吗?又有哪些养生要注意的事情呢?

一、夏至养生知识

关于起居。

《黄帝内经》说,夏三月要夜卧早起。这是遵循夏季日照时间长,阳气旺盛的自然规律。即夏季 适宜晚睡早起,不宜夜晚露宿贪凉,不宜长时间开空调送风,避免风寒湿邪侵袭。

关于运动。

夏季多闷热懒散,提倡适量运动以振奋阳气,提升精神。但在运动过程中要考虑到“暑易伤 气”,宜在清晨或傍晚天气较凉爽时锻炼,场地宜选择在河湖水边、公园庭院等空气新鲜的地方,锻炼的项目以散步、慢跑、太极拳、广播操为好,不宜做过分剧烈的活动,避免汗出过多损伤阳气。在运动锻炼后适当饮用淡盐开水或绿豆盐水汤,切不可饮用大量凉开水,更不能立即用冷水冲头、淋 浴,否则容易得病。

关于饮食。

夏至饮食调养,根据中医五行相生相克的观点,宜食苦酸咸。这类食物如苦瓜、莲子、葡萄等,可以补心气、固肺气。夏季气候炎热,人的消化功能较弱,因此饮食宜清淡不宜肥甘厚味,冷食瓜果当适可而止。

民间有“冬吃萝卜,夏吃姜”的说法,是因夏季阳气外散,世人又多食生冷,容易内生寒湿,食 用生姜可以散寒祛暑、开胃止泻。

精神养生。

夏季天气燥热,人的情绪容易产生波动,烦躁易怒。专家提醒,大怒不仅伤肝,还会引起血压上升,加重心脏负担,导致心肌梗塞、心力衰竭、中风等疾病。

二、夏至养生注意事项

1.夏至养生先养心

中医专家指出,在中医理论中,人和自然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自然界的四季消长变化和人体的五脏功能活动相互关联对应。心对应“夏”,也就是说夏季心阳最旺,同时提醒人们,在春夏之交要顺应天气的变化,重点关注心脏保养。

2.夏至养生须防暑

夏至过后,一年中最热的时期就要到了。人的胃肠功能因受暑热刺激,其功能就会相对减弱,容易发生头重倦怠、胸脘郁闷、食欲不振等不适,甚至引起中暑,伤害健康。天气热,尽量避免在强烈阳光下进行户外工作或活动,特别是午后高温时段和老、弱、病、幼人群;在进行户外工作或活动时,要避免长时间在阳光下曝晒,同时采取防晒措施:穿浅色或素色的服装,带遮阳帽、草帽或打遮阳伞;多喝水,特别是盐开水,随身携带防暑药物,如:人丹、清凉油、风油精等。

还可以在饮食上加以调节,喝些绿豆汤,用莲子、薄荷、荷叶与粳米、冰糖煮粥不仅香甜爽口,还是极好的清热解暑良药,可以有效地防暑降温,避免发生中暑。

3.饮食养生

夏至时节气候炎热,人的消化功能相对较弱,因此,饮食宜清淡不宜肥甘厚味,要多食杂粮以寒其体,不可过食热性食物,以免助热;冷食瓜果当适可而止,不可过食,以免损伤脾胃;厚味肥腻之品宜少勿多,以免化热生风,激发疔疮之疾。

4.起居养生

起居调养,以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衰的变化,宜晚睡早起。夏季炎热,“暑易伤气”若汗泄太过,令人头昏胸闷,心悸口渴,恶心甚至昏迷。安排室外工作和体育锻炼时,应避开烈日炽热之时,加强防护。合理安排午休时间,一为避免炎热之势,二可恢复疲劳之感。每日温水洗澡也是值得提倡的健身措施,不仅可以洗掉汗水、污垢,使皮肤清洁凉爽消暑防病,而且能起到锻炼身体的目的。

三、夏天吃什么补身体好

1、鸭蛋:通常在夏天会出现消瘦的现象,鸭蛋中含有钙物质、铁物质等营养成分,在夏天适量的摄入,可以补充身体内所需要的钙物质以及铁物质。

2、莲子:在夏季心脏属于比较脆弱期,很容易伤心血,现脾气暴躁、烦躁不安等现象,这时适量的摄入一些莲子,可以起到清心火、养心安神的作用。

3、西瓜:夏天天气比较炎热,而西瓜当中含有较多的维生素、氨基酸等营养物质,不仅可以为身体提供较多的营养,还能够补充身体所需要的水。

除以上相对常见的食物之外,还包括其他的食物,比如菠菜、小米粥、西兰花等。

以上就是有关夏至养生知识的内容啦,夏至养生注意事项还是有不少的,大家可要留意哦。这个时候也可以根据身体情况吃吃苦瓜,苦瓜排骨黄豆汤也是很好的哦。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6957e1e59dc70448eea99f8ce07eaa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