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桃李
电动汽车自燃起火已经算不上什么新鲜事儿了,但这一次比亚迪却因为“火”到国外再次引发消费者的关注。
根据媒体报道,一辆价值超过一百万泰铢的电动汽车在泰国东北部乌东他尼的一家购物中心前充电时突然着火,而起火的车型为比亚迪ATTO 3,也就是元PLUS的海外版车型。据了解,当时车主正处于车内,当汽车电量由10%充至50%时,他看到汽车引擎盖冒出浓烟,于是赶紧联系商场工作人员灭火并致电消防部门,而此时距离该车主提车仅过去1周时间。
作为比亚迪海外市场中的重要车型,比亚迪ATTO3受到不少国外消费者的青睐,目前其在泰国市场的售价为110万-220万泰铢,约合人民币22万-24万元。而比亚迪公司随后也发布声明表示,将会为此事负责到底,并且已经派出了中国工程师前往泰国检查,据悉起火的主要原因是蓄电池电线连接问题,新车出现这样的问题确实不应该,而有消息称比亚迪官方已给该车主换了新车。
从比亚迪处理问题的速度和态度也可以看出其对于这次起火事件的重视,但放在国内市场,对于类似的自燃事件比亚迪似乎显得冷漠不少。
就在今天中午,沈阳市某小区内同样出现了比亚迪车辆自燃的情况,并且已经出现明火,但目前官方尚未对此做出相关的解释,更不要提更换车辆了。事实上,这已经不是比亚迪第一次对于起火事件置之不理了,此前有媒体统计了去年1-11月份各品牌车型起火情况,几乎每个月比亚迪都有自然起火的情况出现,但很少有正面回应的,有的看似回应了却没有给出合理的解释。
例如比亚迪汉EV和极狐阿尔法在碰撞实验后48小时起火事件,除了一份不严谨的声明外,便没了下文;前年比亚迪秦Pro地库爆炸事件,比亚迪也只是简单回应现场火情及时扑灭,未发生爆炸,也没有人员伤亡,而具体原因依旧是个谜,甚至在官方的回应中,连起火车型都没有确认。值得一提的是,在发布刀片电池技术后,比亚迪方面曾宣传已经将“自燃”从字典中删除,事实显然并非如此。
尽管电动汽车起火事件很常见,并非都是比亚迪的问题,但比亚迪的处理方式难免让人觉得“业余”,再结合比亚迪对于同一事件国内和国外完全不同的处理态度,以及前段时间在国内、国外使用不同标准的油箱,这种“双标”处理方式确实很难让人接受。目前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消费市场,而比亚迪在国内更是稳坐头把交椅。
数据显示,比亚迪八月份新车销量超过27辆,今年1-8月的累计销量更是接近180万辆,显然,在布局全球市场的同时,比亚迪也应该考虑更好的服务于自己人,毕竟只有做好了国内市场这个基本盘,比亚迪才有更大的底气去抢占全球市场。
写在最后:
此次比亚迪ATTO3的起火事件无疑是再次引发了人们对于电池安全问题的关注。随着电动汽车市场的迅速扩大,电池安全问题已经成为了一个全球性的挑战。业内专家表示,电池作为电动汽车的核心部件,其安全性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生命安全和整个产业的发展。
而对于比亚迪来说,这次事件无疑是一次严峻的考验,作为目前国内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品牌,比亚迪应更加关注电池安全问题,共同推动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这才是广大消费者想要的“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