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元249年,司马懿策动了高平陵之变,成功消除了曹魏的大将军曹爽,并残忍地清洗异己。接下来,司马懿及其家族、亲信迅速夺取了曹魏军政大权。司马懿并逐渐提升自己的地位,初露篡位的野心。这一系列事件激起了曹魏一位老臣的不满,他便是镇守扬州的司空王凌。
王凌出身于世家大族,是王允的侄子。王允是汉末名臣,曾与吕布合谋,铲除了祸国殃民的董卓。然而,由于董卓之将的屠戮,王允一家被杀,唯独王凌兄弟得以幸免。作为"烈士"家属,王凌受到了汉朝和魏国朝廷的特殊优待。他先后担任县令、太守,并在曹操的统治下成为丞相的属官。王凌不仅文武双全,善于处理民政事务,又具备威武勇猛的战斗力。他曾任青州、豫州刺史,取得了显著的政绩,当地百姓和士兵对他赞誉有加。与张辽一同征讨孙权的过程中,他们不仅战胜了吴军,还俘获了大量战船。在夹石之战中,由于王凌的英勇奋战,曹休才能够突围而出。
然而,这位曾经声名显赫的司空王凌对司马懿专权的崛起感到极度不满,决心与司马懿展开一场决斗。他的外甥令狐愚,担任兖州刺史,同样对司马氏的专权崛起感到不满。于是,王凌和令狐愚联手,试图推翻司马懿的统治。然而,这场反抗行动却在一系列曲折中展开。
公元251年,吴国派兵堵塞涂水,而王凌则向朝廷请求出兵反击吴国。他希望借机调动兵力,以征讨司马懿。然而,司马懿早已有所防备,拒绝了他的请求。在调兵未果后,王凌派遣部将杨弘前往游说新任的兖州刺史黄华,试图得到兖州方面的支持。然而,出乎意料的是,杨弘和黄华竟然联名向司马懿告密。
司马懿得知情况后,亲自率军征讨。为了迷惑王凌,他发布了命令,赦免了王凌的罪过,并派人对他好言相劝。然而,在暗中,司马懿的大军悄然来到扬州。因为之前王凌无法调动扬州的大军,他手中可用的兵马并不多。鉴于必败无疑,王凌只得放弃了抵抗,向司马懿投降,希望能够保住性命。然而,阴险毒辣的司马懿并不打算放过他。王凌只得选择了服毒自尽。
司马懿不仅对王凌采取了残忍的手段,还将令狐愚、王凌开棺曝尸三日,并灭掉了他们的三族。楚王曹彪也在司马懿的手下丧命。其他魏国皇族也被迁徙到邺城,并受到严密监控。随后,司马懿的家族加速了夺权的进程。
在251年六月,司马懿病重,梦到王凌索命。这让司马懿深感惊恐。到了八月,司马懿因病去世。然而,司马懿家族却通过污蔑王凌等人为叛臣,进一步巩固了他们的统治。可见,历史对于反抗司马懿的人,包括王凌在内,都予以了冷嘲热讽,而将司马懿父子定性为真正的叛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