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量一张照片是否拍摄成功,首先就是要看是否清晰,是否拍虚了、平时拍摄,如果不是拍一些特殊题材,比如延时、全景之类的,很多时候都会是手持拍摄,这样方便快捷,能够及时捕捉到想要的画面。不过这也增加了照片拍虚的风险。这当中很多都是因为在弱光环境里,快门速度过低的原因。那如何来避免呢?
其实这个问题在很早以前就被人们所重视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提出了一个“安全快门”的概念。所谓安全快门就是指在手持拍摄时,拍出的照片不模糊的最低快门速度。这个快门速度是依据拍摄时所使用镜头焦段来确定的。
具体的做法是如果使用的镜头焦段是50mm,那此时的安全快门就是1/50秒。拍摄时,快门速度只要不低于这个数值,照片拍虚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减少。不过这主要是针对全画幅相机来说的,如果是半画幅相机或者M4/3画幅,还存在于一个画幅上的换算,才能得到和全画幅相机一样的等效焦距。
不同品牌相机等效焦距的换算系数也不一样。佳能相机的换算系数是1.6,半画幅相机的50mm焦距,换算成全画幅等效焦距是50*1.6=80mm,那此时的安全快门就是1/80秒,尼康于索尼相机的换算系数是1.5,M4/3画幅的换算系数是2。
了解了安全快门后,在拍摄时尽量选择带防抖功能的相机与镜头这样可以大大增加拍摄的成功率。在实际拍摄中,需要根据不同的环境,采取不同的应对方法。比如在光照充足的场景里拍摄,此时快门速度一般都不会低,所以曝光模式可以选择光圈优先,这样只需调整光圈控制曝光就可以了。
除此以外,还需要注意的是拍摄时对焦点的准确与否。手持拍摄,拍摄机位很多时候都是处于不固定状态,只要不是拍摄运动速度过快的题材,为了对焦的准确性,可以选择大范围的对焦区域,然后再选择单点自动对焦,这样对焦的指向性就比较强,也增加了对焦的准确性。
如果是在弱光环境里拍摄,那最重要的就是快门速度的控制,随时了解相机拍摄时的安全快门。这种情况下,在曝光模式的选择上,就要选择选择快门优先了,把快门固定在安全快门以上,由相机根据拍摄需要,自动调整光圈。如果单独改变光圈,不能保证相机的曝光,这时可以提高ISO,为了保证ISO调整的灵活性,ISO也可以设置成自动,但是ISO自动不能是无限制的自动。毕竟ISO太高会严重影响画质的,要给ISO设定一个最高值,比如在ISO2000,这样ISO的调整就只会在2000以内的数值。这样可以就可以保证一定的画面效果。
以上所讲的这些,还需要在实际拍摄中,根据不同的场景和条件,灵活地调整和运用这些方法和技巧,才能拍出更清晰、更美丽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