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0 年1月18日阅文盛典上,郑恺现场问刚刚产后复出的赵丽颖:“你觉得当妈妈辛苦还是当演员辛苦?”
赵丽颖尴尬地笑了笑。
郑恺又说:“你肯定觉得当妈妈更辛苦,不然你怎么出来拍戏,留冯绍峰一个人在家里看孩子呢?建议全场给在家带孩子的冯绍峰最热烈的掌声。”
原本是想抖个机灵,却被评价为超越朱丹级别的尴尬。
这个话题让“女性在职场和家里的地位”再一次引起热议。
曾出演过《加勒比海盗》《傲慢与偏见》《赎罪》等热门作品的英国女演员凯拉·奈特莉在某次被记者问道:“你是如何平衡工作和自己的个人生活的?”
她反问:“今晚你会问所有的男演员这个问题吗?”
在当时,很多网友为她的回应叫好,认为这个问题本身就是对职场女性的不尊重。
无独有偶,19 年7月,央视著名主持人张泉灵在接受采访的时候,也被问起如何平衡事业和家庭。
张泉灵直言:“其实我有用自己的方法去平衡,但是我并不想告诉你……我明确告诉你,我讨厌这个问题。”
这些提问乍一看不能马上反应过来,实际上最真实的呈现了一种根深蒂固的观念,就是女性仿佛天经地义应该属于家庭,而不是职场。哪怕女性成为了职业女性,在事业上取得了不错的成就,但如果没有照顾好家庭,就是罪恶的。
无论是赵丽颖、凯拉·奈特莉还是张泉灵,她们都已经是各自领域的佼佼者,即使是这样,她们依然会被质疑能否兼顾家庭,可想而知,普通的女性在背负工作和家庭的压力时,更难对这种质疑进行强有力的回击。
在成为某个人的妻子和孩子的母亲之前,每个女人都有着自己独特的人生。
她们有的人为梦想步履不停,有的人在事业上大放异彩,如果她们愿意选择为孩子放弃工作上的更多机会,我们尊重她,但绝不能说这是“应该的”。
朋友小A怀孕后,婆婆提出建议,希望她能够考虑辞职专心在家带娃。为了补偿她,每月可以支付两万元“工资”。
她是名校硕士毕业,工作上如今刚刚迎来了小高峰,正是势头好的时候,老公劝她:“不如认真考虑一下辞职,每天不用起早贪黑的上班,只需要在家躺着带带娃就能有两万元收入。”
听上去好像很划算,小A却毅然拒绝。
首先,没有了属于自己的工作,经济来源完全靠老公甚至是靠婆婆,就等于将自己的话语权也一并交了出去,从此遇到任何事都不免气短。
其次, 让小A非常哭笑不得的是,老公理所应当地认为在家带孩子属于“躺着就行”。
十月怀胎,经历难关生下孩子,之后连睡一个完整的觉都难,要适应产后身体上的种种不适,要调节自己的情绪,还要照顾孩子。
给力的爸爸实属难得,如果家庭经济状况好,月嫂可以多请一两个月,但是最终,这件“光荣而沉重”的任务大部分还是落在了妈妈的头上。
在看这篇文章的所有妈妈们,如果你跟小A一样,没有因为孩子放弃工作,别怀疑自己是不是好妈妈或是好妻子,你的选择绝对没有问题。
人生是你自己的,母亲这个词不用非得跟“牺牲”挂钩,你依然可以继续去享受事业上的成就感,享受精神上的满足感,传统的东西有时也可能是糟粕。
日本的一个感人视频,讲述了职场妈妈们“母亲”和“职工”的双重角色,在尿布和文件、厨房和会议室之间穿梭,仿佛她们生来应该如此,而无需任何关心和担忧。
直到怀里的孩子轻轻地问出一句:“妈妈,你还好吗?”
妈妈这才停下来,静静反思着自己的人生:我还好吗?
工作上的为难:
来自同事和上司的质疑:“十样商品就可以让客户满意吗?你的理由是?”
生活中对自己的质疑:
“我真的就应该付出我所有的爱吗?”
是时候问一问自己:
“而我,爱自己吗?”
短片的最后,妈妈抱着怀里的孩子,对他说,更是对自己说道:“妈妈没事的,妈妈很好。”
正如每一个从孩子身上汲取无限能量的妈妈一样,即使面对再多难题,一声“妈妈”都能让她们再次鼓励自己,再坚强一点。
我为这样的职业女性喝彩,也懂全职妈妈的艰辛,只希望无论你选择了哪一种人生,都不要忘记你首先是你自己。
你是那个会为纯美爱情流眼泪的你;
你是那个忍着烫伤一点点学会做饭的你;
你是那个为了孩子忍住没有买最喜欢包包的你;
你也是那个曾经怀抱期冀和梦想的小女孩,你随时、理所当然可以过属于自己的炫酷人生。
在周围的人学会心疼你之前,答应我,你一定要好好对自己。
我是兜妈,是一位母婴作者,也是一个小宝宝的母亲,每天记录和分享有温度、有高度、有深度的育儿经验与趣谈,为您提供科学靠谱的育儿干货!想获取更多母婴知识,就劳烦各位小手关注一下~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