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古代表哥都爱娶表妹,生下的孩子却很健康?专家:原因有3个

2022-08-09     正卫说生活

原标题:为何古代表哥都爱娶表妹,生下的孩子却很健康?专家:原因有3个

在多年前的热播电视剧《天龙八部》中,王语嫣一心想要嫁给自己的表哥慕容复,而剧中的情节并不是空穴来风。在古代,表兄妹之间成婚是屡见不鲜的事情。而且,表兄妹成婚后还剩下的孩子也大多都是健康的。

可在古代,人们为何会如此喜欢“亲上加亲”呢?为何他们的后代大多都是健康的?关于近亲结婚,究竟有哪些不为我们所知道的真相呢?

上至皇族,下至百姓,常常上演“表兄娶表妹”的戏码

近亲是指与某人在三代或者三代以内有共同祖先(祖父母和外祖父)的人。从某人所处的一代出发,向上、向下、向父系、向母系再各数2代,就能找到某人的所有近亲。而此人与其近亲结婚,被称为“近亲结婚”。

在近亲关系中,堂、表兄妹是辈分和年龄相仿的人,但在我国古代,“近亲结婚”常常表现为表兄妹之间结婚。主要是因为古人认为子女身体里流淌的是父亲的血液,父系近亲被他们认为是一家人。所以,在古代,堂兄妹之间结婚的情况非常少见。

在古代,表兄妹之间成婚的例子数不胜数。古代有许多皇帝就娶了自己的表姐、妹。比如汉景帝娶了自己的表妹小薄氏,汉哀帝娶了自己的表妹傅皇后。

也有许多文人娶了自己的表妹,比如南宋诗人陆游娶了自己的表妹唐琬,清代文学家沈复娶了自己的表姐陈芸为妻。当然在普通百姓之中也不乏表兄妹结婚的情况。

古人热衷近亲结婚,多重原因使然

可古代人为何如此热衷于姑表结亲呢?首先,古代人并不知道近亲结婚的危害,这主要是由于古代人在科技和思想上的落后。

在科技方面,我们现如今之所以会知道近亲结婚的危害,是因为现代生物学给出的结论。但在我国古代,生物学研究的主要是一些植物和昆虫,并没有涉及到对人类的研究。

在思想方面,古代人不仅迷信,而且有极强的“男尊女卑”的思想,因此,即便古人因为近亲结婚生下了有缺陷的孩子,他们也常常归咎于“女子克夫、克子”。因此,古代人根本没有机会发现近亲结婚的危害。

其次,和古代人的婚恋状况有关。一是古人可选择婚恋对象的范围很小。在我们现代人看来,“一生只够爱一人”是一种难以再回归的“浪漫”,但从古人的角度来看,这又何尝不是一种无奈呢?

古代时,交通和通讯都太过落后了,再加上女子又常常“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因此,一般人是很少有机会去结识异性朋友的,但表兄与表妹会有很多相处的机会。

二是古人的婚姻基本都是父母包办,结婚之前,两个人互相不认识是一种常态。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弱势群体的女子嫁入婆家后,受苦的机率会比较大。

而亲戚之间不仅互相了解对方的情况,还有一定的感情基础。因此,为了女儿的幸福,有不少父母会让她们的女儿嫁给自己的表兄。

除了本身的无知和时代背景带来的无奈,在古代,表兄妹之间结婚还有两个重要的原因:一是巩固和发展家族的势力,这种情况多见于豪门望族和皇室。他们常常通过“亲上加亲”的方式达到“强强联合”。所以他们之间常常会出现近亲结婚的情况。

比如,吕后曾经为了巩固自己母家的势力,而把刘盈的外甥女张嫣许配给了刘盈。而当时的张嫣只有10岁,吕后的心思可真是“司马昭之心”了。

二是为保持高贵的血统不被破坏而和血亲结婚,这种情况在皇室中最为常见。皇室中人自以为血统高贵,他们不太能接受“外人”破坏他们高贵的血统。

因此,古代皇帝和血亲结婚的例子,数不胜数。比如,汉成帝娶了自己的表姑许皇后,光绪娶了慈禧的侄女,顺治皇帝娶了孝庄皇后的侄女。

近亲结婚流行,却鲜少有智障儿,有3层原因

由此可见,“近亲结婚”对古人的确有很多的诱惑。但事实上,古人近亲结婚后却很少生下有缺陷的孩子。可为什么会如此呢?想要了解问题的答案,我们需要对这个矛盾的现象,做一个较深入且细致的了解。

首先,古人近亲结婚后,生下的“缺陷”儿童少,也许并不是真的少,而是为人所知道的少。一方面,古代的医疗条件差且经济发展水平低,便造成了婴儿死亡率很高。所以因为近亲结婚而出现问题的孩子,常常没有“面世”的机会。

另外一方面,古人把“生下问题儿童”视为不吉利,或者有辱门风的事情。因此,即便是因为近亲结婚而生下了不健康的儿童,他们也会偷偷地将孩子“处理”掉。如此一来,就几乎没有外人会知道。

其次,古人的“近亲”有时候只是“名义”上的近亲。我们都知道,古人实行的是“一夫多妻”制,因此,一个家族内部的血缘关系是相对复杂的,家族内部人与人之间的血缘关系相对较弱,甚至没有血缘关系。

比如,在吕后的安排下,汉惠帝虽然娶了自己的“外甥女”张嫣,但2人并没有血缘关系,因为张嫣并不是汉惠帝的姐姐所生,而是他的姐夫和自己的小妾所生。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我们只知道近亲结婚有危害,但是对具体的情况却并不了解。首先,近亲结婚为什么有危害呢?其实,根据科学家的研究结果显示,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携带了5~6种隐性致病基因,所谓“隐性”,也就是我们不会因此而“生病”。

隐性致病基因只有在遇到了它的同类后,也就是当夫妻双方身上都携带了同一种隐性致病基因后,他们的后代才有出现这种病的可能。但一般情况下,非近亲的人携带同种致病基因的机率是非常小的,而近亲的人携带同种致病基因的可能性却很大。

正因为如此,人们如果是近亲结婚,他们后代是“缺陷”儿童的机率,要比非近亲结婚的人的机率大很多。据澳大利亚一份较权威的资料显示:近亲结婚生出“缺陷”儿童的机率要比非近亲结婚机率多两倍。

近亲结婚的人,夫妻双方更容易携带共同的致病基因而引发后代患病的可能,使得后代患病机率高于非近亲结婚的夫妻后代患病机率。这正是近亲结婚会有危害的原因,和近亲结婚的危害。

但值得注意的是,上述近亲结婚的后代患病的机率,是相对非近亲结婚而言的,并不是一个绝对的数值。

夫妻2人如果是近亲结婚,生下患病儿童的机率是多少呢?这个问题,澳大利亚的一个名为艾伦·比托的教授给出了答案。经过了多年的研究与调查,比托最终发现,近亲夫妇生出“缺陷”儿童的几率为4%,而非近亲夫妇的这个数值为2%。

因此,古人即使近亲结婚,生下的“缺陷”儿童数量也不会太多。绝对的数值解释了古人近亲结婚但很少生智障儿的现象,但它并不适合作为关于是否可以近亲结婚的指导。

相对的概念才更值得我们重视,因此,避免近亲结婚才符合国家提倡的“优生”,也是对后代负责的体现。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65e9466b6ce8eac5de3717ff39a26d0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