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山区泉交河镇乡村振兴中的创新探索

2023-12-29   益阳日报

原标题:赫山区泉交河镇乡村振兴中的创新探索

赫山区泉交河镇乡村振兴中的创新探索

开栏的话

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乡镇一级是重要主体。为讲好乡村振兴益阳故事,即日起,本报推出《乡村“镇”兴》专栏,聚焦全市乡镇、街道,以行进式、体验式、蹲点式的调查采访,报道发生在各乡镇的新鲜事、趣味事,反映基层单位和广大群众在建设美好家园中的不懈追求、创新智慧和别样风貌,为我市乡村振兴工作汇聚力量。

益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曹灿 通讯员 李微 刘吉

“明天人民日报的记者也要来这里采访。”12月27日,记者在赫山区泉交河镇新松树桥村采访时,镇里工作人员无意间的一句话,引发了记者的兴趣。遂问:“采访主题是什么?”答:“村庄规划”。

乡镇的“村庄规划”能有什么新闻?为解心中疑惑,28日,记者再次前往泉交河镇。

在路上,区新闻中心工作人员告知,日前,农业农村部发布了一批乡村振兴典型案例,湖南省共有2个案例入选,赫山区就是全市唯一成功入选的。入选理由是:赫山区扛稳“山乡巨变”策源地使命担当,聚焦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推动村庄规划编制,推进水电气讯等公共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开展“美丽庭院”和“美丽屋场”提升行动,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一进新松树桥村,村党总支部书记就兴致勃勃带记者一行参观美丽屋场。在村道旁,黄家湾“美丽屋场”建设施工正如火如荼,功能分区已初具雏形。“这是村里第三个‘美丽屋场’,还有十来天就完工了。建设的具体位置、面积早就列入村庄规划。”谭文说。

根据全镇整体规划,新松树桥村被定位为农业发展类村庄,规划以“农田”为核心,将土地利用规划,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保护、耕地与林地保护、综合交通、水资源、文化旅游等各类专项空间规划有机融合,“多规合一”,最终形成“一本规划、一张蓝图”。日前,新松树桥村村庄规划获评湖南省2023年度优秀国土空间规划设计和案例一等奖。“获奖是‘意外’收获,主要是有了规划,心里就像有了‘施工图纸’,什么事情都一目了然。”泉交河镇党委书记陈国荣接过话茬。据了解,2021年,镇里首次打破村界壁垒,站在区域统筹的视角,实践“多规合一、多村连片”的规划设计。将国土规划、十四五发展规划、专项规划、旅游规划、概念规划等有效衔接,编制了来仪湖、新林、菱角岔、新松树桥、奎星5个村乡村振兴示范区综合规划。

泉交河镇还在全区首次探索“院长当村长”模式。2021年,聘请湖南农业大学5位正副院长级别的专家学者担任5个村的“名誉村长”,由专家对全村规划建设提点子,同时落实区委“一村一企一师一员”模式。聘请湖南城市学院孟雪教授等专业规划设计师加盟,提高规划设计水平。

综合规划破解了村与村之间的道路建设、公共服务设施重复建设等问题,解决了各村产业同质化、无序化,以及难以形成合力等系列问题。“不仅如此,规划还引发了意想不到的蝴蝶效应。”陈国荣说,正是做好了村庄规划,近年来全镇在推进土地数字化改革、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业社会化服务模式、现代农业综合体建设四步探索过程中,轻松跳过了许多本来繁琐复杂的工作。“底子清、方向明,推进起来势如破竹。”

同时,在人居环境提升方面,统一规划有利于美丽庭院、美丽屋场、美丽田园“三美同创”。在此基础上,镇里已搭建“左邻右舍议事室”,组成“区—镇—村—设计单位”四方编制责任小组,成立了“屋场建设管理委员会”,制定了“屋场公约、村规民约”,形成了“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

得益于规划作用的发挥,泉交河镇先后获评全国乡村治理示范镇,入选“十四五”期间湖南省乡村振兴示范创建乡镇,获评2021年湖南省国土空间优秀案例一等奖。

日前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到,要适应乡村人口变化趋势,优化村庄布局、产业结构、公共服务配置,扎实有序推进乡村建设,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推进农村基础设施补短板。陈国荣说:“根据会议精神,按照既有规划,我们继续做好‘美丽屋场’建设、管护工作,同时推动垃圾减量、分类回收,进一步提升群众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