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粮产量创历史新高、农村就业增收渠道不断拓宽,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向好!促进农业丰收、农民增收方面有哪些政策措施?
让种粮农民有钱挣,得实惠
300亿元!对实际种粮农民发放一次性补贴
为适当弥补农资价格上涨增加的种粮成本支出,保障种粮农民合理收益,2022年上半年,中央财政分两次共下达资金300亿元,对实际种粮农民发放一次性补贴、一次性农资补贴。今夏中央财政再发放一次农资补贴,地方政府予以配套。
农民买农机,政府给补贴
开展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试点。重点支持粮食烘干、履带式作业、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油菜收获等专用机具和丘陵山区小型适用机具,大力推广现代种养业和智慧农业发展急需的成套设施装备。
种玉米、大豆、稻谷有补贴!产粮大县有奖励
继续实施玉米和大豆生产者补贴、稻谷补贴和产粮大县奖励等政策。扩大水稻、小麦、玉米、大豆、油菜制种大县支持范围,将九省棉区棉花制种大县纳入奖励范围。
对稻谷集中育秧中心建设给予财政金融支持,以利推广双季稻。
发放耕地地力保护补贴
对拥有耕地承包权的种地农民,发放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补贴资金通过“一卡(折)通”等形式直接兑现到户,严禁任何方式统筹集中使用。
让农业生产有保障,风险有应对
遇上灾情,有农业生产救灾资金
中央财政对各地农业重大自然灾害及农业生物灾害的预防控制和灾后恢复生产工作给予适当补助。2022年4月,下达农业生产救灾资金16亿元,保障小麦“一喷三防”措施全覆盖。6月下达农业生产救灾资金6.73亿元,积极支持粮食等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工作。加强化肥等农资供应和田间管理,有效防范旱涝、病虫害等灾害。
因疫病防控强制销毁的动物产品等,国家给补偿
对在动物疫病预防、控制、净化、消灭过程中,农业农村部门依法强制销毁的动物产品和相关物品的所有者给予补偿,补助标准原则上根据销毁产品的重量、不超过国家统计局或行业统计该年度市场价格的70%测算。
农户买农业保险,政府给保费补贴
在地方财政自主开展、自愿承担一定补贴比例基础上,中央财政对稻谷、小麦、玉米、棉花、马铃薯、油料作物、糖料作物、天然橡胶、能繁母猪、育肥猪、奶牛、森林、青稞、牦牛、藏系羊,以及三大粮食作物制种保险给予保费补贴支持。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的种植业保险保费补贴比例提高至45%。将中央财政对地方优势特色农产品保险奖补政策扩大至全国。继续开展“保险+期货”试点。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农业保险保费规模最大的国家。
让农民就业创业有渠道,能增收
以工代赈!让老乡在家门口有活干、有钱赚
政府投资重点工程能用尽用以工代赈。劳务报酬占中央资金比例提高到30%以上,并尽可能增加。已下达2022年以工代赈中央投资66亿元,撬动地方各类资金约12亿元,支持各地共实施以工代赈项目1800余个,将带动13余万名农村脱贫群众和低收入人口等重点群体稳就业、促增收,预计参与工程项目建设的当地群众人均获取劳务报酬额将超过1万元。
乡村富民产业稳定发展,就业增收渠道不断拓宽
截至6月底,返乡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达到90.7%。建设50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40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200个农业产业强镇,促进农民就地就近就业。
来源 | 中国政府网等
编辑| 黄小佳
编审 | 许蓓
监制 | 杨斌
垄上行视频号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