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距离2023年结束,只有短短不到两个月的时间,而回顾今年的车市行情,焦虑、迷茫、挣扎、纠结,成为大多数车企的内心写照。
过去三年,全球车市面临着共同难题,但包括芯片短缺、产能受限、原材料价格上涨及市场需求减弱,均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步化解;不过,对于中国车市而言,新能源市场的快速发展,产生了一连串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年初掀起的价格战,便是最直观的表现。
此时,一份在动荡时期的销量增长表现来之不易,而比亚迪实现销量、营收、利润的大幅增加,更是难上加难。
以最新公布的10月份销量为例,比亚迪单月销量首次突破30万辆大关,将其它车企远远甩在身后,而“推出一款卖爆一款”,以及包括腾势D9、方程豹豹5和仰望U8等高端产品的问世,也为品牌的长远、向上发展持续赋能。为何比亚迪能屡创销量新高呢?海豹家族的表现或许就是答案。
今年8月份,海豹冠军版(EV)单月销量仅为5700辆,虽说这份成绩基本与造车新势力的主流车型水平相当,但在爆款频出的比亚迪家族中,已经算是“拖后腿”。到了9月,随着DM-i车型正式上市,海豹家族整体月销水平重新破万辆,而10月份海豹DM-i、EV累计销量达18796辆,则再次证明了其在新能源中型轿车市场的统治力。
当然,也许在不少人看来,比亚迪王朝网的汉新能源如日中天,对于定位相近的海豹家族而言,“卖不好是本分,卖得好是情分”。但从产品规划上看,海豹家族从颜值风格、性能侧重等层面均与汉新能源有着明显差异,相较于竞争对手,二者更像是不同细分市场的产品互补,同样有着诞生的必要和充足的发展空间。
之所以海豹家族能连续两个月销量破万,显然与DM-i车型的推出有着直接原因。海豹冠军版(EV)固然实力不俗,但在20万级纯电轿车市场中,消费者的选择太多了,想要稳定瓜分更多蛋糕并不容易。但对于海豹DM-i而言,其通过降低入手门槛、强化底盘优势等手段,突出了差异化属性,再配合着遍布全国的海洋网经销商体系,更容易在迎合需求的同时快速铺开。
如此来看,海豹家族的销量回暖,其实并非偶然;而依靠DM-i车型“下场救市”,也并非比亚迪的全部本事。面对愈发“廉价”的合资燃油车型,消费者完全有着看似颇有性价比的丰富选项,但海豹等国产中高端新能源车型之所以畅销,关键在于以更低的价格,带来更加智能、舒适、经济的用车体验。尤其是在比亚迪树立起“标杆地位”之后,闭着眼买成为基本不会错的选项。
而比亚迪能够不断提高月销“天花板”,则在于其实现规模化效应之后,能够降低成本、提升产能,令前期的技术投资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终端销量,在保证盈利的同时,企业也能健康良性地发展。因此,海豹家族的成绩只是比亚迪近两年发展的缩影,随着产品结构趋于成熟,未来的比亚迪有望带来更多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