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纳兰性德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戏子似乎总拥有风流日子,人们看戏看戏子。中国戏剧史历史悠久,最早是由民间的歌舞等组合而成的一种形式,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化的改变,戏曲艺术种类也愈发丰富,有音乐,文学,武术,美术等三百多种,它最大的特点就是和不同的艺术能够巧妙结合。戏也是戏剧,戏剧人也是演员,他们在舞台上表演着自己对角色的理解,而看戏的观众们带着自己对于戏剧的理解,带进生活感受。中国近现代的戏剧文化中,有句俗语为“北有梅兰芳,南有周信芳。”道出南北两地最为著名的戏子,梅兰芳与周信芳,戏子生活总是茶余饭后的谈资,上海大家闺秀与戏子私奔的桥段真正的发生了。上海第一名媛和戏子私奔,却缔造出一豪门家族,女儿成好莱坞巨星。
为爱私奔
周信芳是民国时期与梅兰芳一样出众的戏剧大师,周信芳受到家庭文化的影响,很小便登台表演,年纪轻轻就已经火遍上海。成名后的他来到北平继续学习深造,与梅兰芳成为同学,北平的日子使得周信芳的戏剧的成就更上一层楼,也和梅兰芳成为南北两大派系。
从北平回到上海的周信芳备受关注,媒体们争相报道他的新闻,可谓风光无限。周信芳《鸿门宴》的表演中饰演风度翩翩,温文儒雅的张良一角色,让无数少女春心萌动,其中就有裘家三小姐裘丽琳。裘家是上海的名门望族,父亲坐拥几座茶庄与钱庄,其祖父又是苏格兰的海关,具有外族血统的裘小姐带着几分异域的风韵,而由于家世显赫,裘丽琳所受的教育都是最好的。家教与谈吐加上美貌,有无数的人都想要和她共度一生,可裘丽琳并没有心动的人,直到周信芳的出现。
裘丽琳对周信芳一见钟情,回家后一直念念不忘,给周信芳写信表达爱意,裘丽琳接受西方文化的熏陶,没有被封建制度所束缚,大胆追爱。而周信芳当时却以为大小姐只是玩玩而已,并没有回信,然在裘丽琳一再的坚持下,周信芳真正相信她的真心,愿意相见。两人一见如故,陷入爱河之中,而媒体狗仔也拍到两人的恋爱日常,成为各大新闻报纸的头条。一时各种流言翻天覆地的涌来,让两人处在舆论的顶峰。
裘家为名门望族,而周信芳一介戏子之辈,根本入不了裘家长辈的眼。裘母为断裘丽琳的想法,私下为她安排一门婚事,而裘丽琳想方设法的逃离,最后两人写信联系,为爱私奔。
一波三折
两人连夜逃离上海,而裘家得知此事后,觉得女儿的做法有辱家风,对外宣布与女儿断绝关系,也断绝一切经济。这样的丑闻使得裘家十分生气,他们一气之下只得这样对外宣称来维持颜面,可是裘母不忍心让掌上明珠在外流落受苦,便瞒着家里人偷偷的找寻女儿下落。女儿最后写信回家,信中再次表明她要和周信芳待在一起的决心,这让裘母生气难堪,与家中彻底的决裂。
周信芳在上海的演出受到极大的影响,只得另寻地方庇佑,裘丽琳也舍弃自己锦衣玉食的生活,与不同圈子的人打交道,做起周信芳的经纪人。为了家中的生计,不停忙碌奔波,在不停的奋斗下生活开始渐渐好转,裘家与这对夫妇的关系也渐渐好起来。裘母爱女心切拿出一笔钱,让他们有个体面的婚礼,婚后裘丽琳为周信芳先后生下六个孩子,将他们一个个送到国外进修,并告诉他们一定要铭记自己是中国人。
裘家的六个孩子都非常地有出息,二女儿成为旧金山的商业大鳄,四女儿成为香港有名的经纪人。而两个儿子一个继续唱戏,一个在餐饮业打拼,而三女儿周采芹成为好莱坞的大明星。
结语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在热恋的情人间,分开是最痛苦的,那寸寸相思快将人吞噬。裘家小姐坚持所爱对于封建包办婚姻的勇敢避免不幸的婚姻,余生的奔波与苦难也告诉她选择的代价,她承担下一切并成为一个坚强伟大的母亲。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受锤的过程,捱过风雨总能找到出路。
参考资料:
《无题》
《木兰花令》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