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如此美好
骗子却如此猖狂
这样不好不好!
话说世上骗子千千万
套路也是五花八门
近期
不法分子们都开始蠢蠢欲动
消防诈骗重出江湖
近日,龙港某花艺店主称接到消防中队电话,要求预支一万元布置活动现场,之后进行结算。
据悉,龙港中队并无开展此类活动。
苍南消防救援大队在此强调
消防部门不会以任何名义
向群众索要财物
发现类似情况
请大家及时举报或报警
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科普时间
消防诈骗,是一些不法分子打着“消防”的名义,使出种种手段,骗钱骗物,假借消防的名义进行诈骗的行为,这种行为不仅严重侵害了人民群众财产安全,干扰了正常的消防管理秩序,也极大的破坏了消防部队赴汤蹈火、服务人们的社会形象。
社会单位和个人要注意以下5点:
1.注意鉴别当事人身份真假,查验好有关证件;
2.注意及时与消防部门取得联系,证实真伪;
3.注意收集好证据,立即拨打96119电话举报或拨打110向公安机关报案,积极提供相关线索,配合公安机关迅速破案;
4.注意保管好自己的钱物和电话号码、账号等,确保财物安全;
5.坚持“三不要”原则:不要轻信陌生电话、不要急于转账、不要泄露银行卡密码。
当前,冒充消防部门的诈骗活动频繁,通过拨打电话、群发短信、微信等手段实施消防诈骗的违法犯罪活动越来越多。为了让大家擦亮眼睛,蜀黍为大家整理了8类冒充消防人员实施诈骗的常用手段。希望大家擦亮双眼,谨防诈骗。
消防诈骗惯用8种手段
1.劣质产品,高价推销
一些不法分子出版、盗版了各类消防书籍、图册和音像制品等,他们物色联络员并派驻到全国各地,以诈骗手段高价推销这些劣质产品。
如何辨别消防器材真假
大家可以登录中国消防产品信息网
(网址http://www.cccf.com.cn/getIndex.do)
可以在[消防产品信息公布]及[消防产品信息查询]一栏输入消防器材上的证书编号、企业名称等信息,进行辨别。
2.假装检查,收取罚款
不法分子学习消防专业术语,并制作可信度强、仿真度高的假证件、假文件,冒充执法人员对单位或场所强行检查,然后以场所存在火灾隐患为由,进行“高额罚款”。一旦收取罚款后,就逃之夭夭。
3.上门检查,强行推销
不法分子冒充消防部门工作人员到各单位进行消防安全监督检查,检查后往往以灭火器、烟感报警器、应急灯等消防器材配备不足或损坏为由,推销不合格消防产品,进而从中渔利。
4.发布通知,骗培训费
传真至单位带有消防部门公章的紧急通知文件,要求全市范围内的企业单位进行新的消防安全条例培训,并将培训费存入私人银行账户。
5.免费培训,推销器材
打着防火中心、消防宣传中心等旗号联系企事业单位,免费讲授消防安全知识。讲座结束后,他们会拿出一些灭火器、防烟面具等器材进行推销。
6.“便衣督察”上门恐吓
不法分子假冒上级消防执法人员,自称“便衣督察”,以恐吓、威胁举报等手段推销消防产品、承接消防工程。
7.电话威胁,推销器材
不法分子在对企业进行电话营销的过程中,自称是消防部门工作人员,强行向各企事业单位推销培训书籍及消防器材,一旦企业提出异议,他们则以消防审批、验收不合格等理由来威胁,迫使被害人就范。
8.假装采购,收取回扣
冒充消防工作人员号称队内有一批物品需要代购或有工程可以承包,以此要求各企事业单位垫付货款、工程款,或者要求从中获取回扣。
这些“经典诈骗套路”要复习
然后就可以冷冷地看着骗子们
施展演技
记住
1.消防部门监督执法时会穿戴制服,随身携带相关证件。
目前,消防部门已经改制成为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原武警制服不再穿着。现消防员制服为“火焰蓝”,如下图所示:
2.消防工作人员不允许为社会单位指定或变相指定购买消防产品,不会收取任何费用,也不会在检查或培训的时候推销消防器材、书籍等,更不会在现场检查时收取罚款。
3.一旦遭遇消防诈骗,一定要第一时间,拨打110报警!
然后
送骗子去他该去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