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范肝癌病发,应当从哪些角度入手?4个日常习惯劝您早改

2022-06-30   金兰中医学社

原标题:防范肝癌病发,应当从哪些角度入手?4个日常习惯劝您早改

肝脏位于人体的右上腹部位置,是体内代谢、消化、免疫等功能的核心枢纽,在多项生理功能上有重要作用。

但令人遗憾的是,现代物质条件的改善与饮食模式的变化,虽然带来了更多的娱乐方式与食物选择,却也在无形之中给肝脏平添了许多压力,继而加速了肝脏的老化与病变趋势。

根据统计数据,近些年来全球肝癌患者的病发人数以及致死人数都在不断提高,而且还有不断年轻化的发展趋势,其形势已经较为严峻。

而经过对多位肝癌患者的调查之后,研究人员发现,4种不恰当的生活习惯,或许是肝脏重病频发的直接诱因,若您也有类似情况,还请及时进行改正,以免悔之晚矣。

1.经常性酗酒

喝酒是很多人都有的爱好,从功效上看,酒精是一种神经抑制剂,适当的饮酒能够缓和精神上的压力、释放心理压力,对身心调理有一定的益处。

但长时间、高分量的酗酒,不仅对身体没好处,还可能成为多种急性病、慢性病的直接诱因,肝癌就是其中较为严重的一类。

酒精在人体的分解工作大多由肝脏进行,若体内缺乏脱氢酶的话,乙醇及其代谢产物乙醛就会在肝脏位置长时间淤积,损伤细胞与组织健康,增加原癌基因的表达风险。

因此,想要维持肝脏健康,应当尽早限制饮酒量。

2.高油高脂饮食

在研究中心,人们还发现,那些大腹便便、喜好油脂的人们,出现肝脏疾病的风险更高。

这是因为肝脏在人体消化系统中充当着大型分泌腺,主要负责分解与利用脂质。

若总是过多地摄取脂肪,则肝脏的代谢负担会格外增加,以至于影响其正常的生理活性。

而且,过多的脂肪补充还会诱发肝脏脂肪化,形成脂肪肝,这同样是肝硬化与肝癌的诱因,请保持警惕。

3.食用变质食物

勤俭节约虽然是良好的行为习惯,但若是过于节俭,却可能给身体带来不必要的伤害。

很多朋友居家做饭时,会习惯性留下未吃完的饭菜,以便后续食用。

但经过热处理之后的食材往往也会成为微生物的“发酵池”,因此,如果得不到低温密封的储存条件,只需要几个小时,食物中的菌落群就会大幅增加。

而且,食物在储存过程中还会产生亚硝酸盐与苯环芳烃成分,它们对肝脏的危害性不低,有一定的致癌风险。

为了健康考量,食物还是尽量食用新鲜制品为宜。

4.不注重个人卫生

肝癌还可能由各种肝脏炎症引起,其中的典型即为乙肝。

诱发乙型肝炎的乙肝病毒主要来自于飞沫传播与口粪传播,因此,那些平时在公共场合不注意佩戴口罩、习惯和他人共用碗筷的朋友,可能会成为疾病的“中意对象”。

若想降低被病菌侵袭的风险,做好个人防护与个人卫生保持,或许必不可少。

【本图文由“金兰中医学社”新媒体独家原创出品。作者棉花,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