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说:“真正的内心强大,不是困斗之勇,而是适于时势临大难且不惧的圣人之勇。”
内心强大的人,不惧生活的狂风骤雨,哪怕没有伞,也一样在风雨中奔跑;
内心强大的人,不畏生活的苦难磨砺,哪怕磨出茧,也从不向苦难低头。
内心强大的人,对三件事情都有“免疫力”。
01
对他人评论有“免疫力”
樊登说:“不要在乎别人对你的评价,你的内心要足够强大,行所当行。”
内心强大的人,从不在乎别人的评价。他们会按照自己的意愿和目标,一路前行。
但对外界评价没有免疫力的人,活得很累。被他人的思想束缚所累,被自己内心的纠结所累,被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所累。
比尔是一家公司职员,今年40岁,在公司大幅裁员时被解雇。他郁郁寡欢,十分懊悔。
当初大学刚毕业时,比尔特别喜欢医院的护理工作,但社会上普遍的看法是,女性才适合做护理工作。最后在周围人的一片反对声中,比尔选择进入了一家公司做职员。
比尔屈从了旁人的看法,放弃了自己的追求,在公司混沌度日十几年,最终被解雇。
他的失败,就在于太在乎外界的看法和评论。他害怕自己跟平常的男人不一样,不敢违背世俗的观念,不敢坚持做自己喜欢的事。
内心敏感而脆弱的人,没有主见,听到反对的声音就不敢迈步;听到批评指责,就会情绪低落,自我怀疑。这样只会让一个人浑浑噩噩,得过且过,没有激情,更没有追逐梦想的动力。
而内心强大的人,不会被外界评论影响自己的人生,反而会将异己的声音化作前进的动力,用结果让这些声音自动消失。
王阳明说:“不管人非笑,不管人毁谤,不管人荣辱。任他功夫有进有退,我只是这致良知的主宰不息,久久自然有得力处,一切外事亦自能不动。”
做一个内心强大的人,无论何时,情绪不被别人影响,思路不被别人控制,对他人评价“免疫”,这样才能听清自己内心的声音,走好自己的人生道路。
02
失败有“免疫力”
茅以升说:“困难只能吓倒懦夫懒汉,而胜利永远属于敢于攀登科学高峰的人。”
内心强大的人,从不畏惧失败,失败对他们来说,就是前进路上的一道道关卡,每过一关,都是成长和蜕变。
看过一个故事:
一个读书人原是进京赶考的,但考场失利,名落孙山,整日借酒消愁。一日偶遇一老者,读书人道出了心中的苦闷。
老者问:“昨日早上与你说话的第一个人是谁?”
读书人说:“我不记得了。”
老者点头微笑着说:“昨日之事既已忘记,就应该把握当下,何必对过去之事耿耿于怀。看淡失败,不过就是重新开始而已。”
读书人听完,心中豁然开朗。
很多时候,人总是赢得起输不起。成功了兴高采烈,扬眉吐气;失败了垂头丧气,一蹶不振。
走路摔跤是正常的,跌倒了便要起来继续走,不要站在原地不敢动。
成功者不断获取成功不在于他们有多卓越的智慧,而是在于他们无论成功或失败都敢于往前迈一步。
对失败有免疫力的人,内心都有清晰的目标,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可能会经历很多次失败。但每次失败过后,都会总结经验,重新出发。
对失败有免疫的人,从不觉得失败有多可怕。因为可以在失败中正确认知自我,不断完善自我,让自己更加理性而成熟。
03
对孤独有“免疫力”
对于一些人来说,孤独是没有朋友,没有交际,没有繁华,唯有孤苦和落寞。
但《心是孤独的猎手》一书中写道:
“人越是明白,越是有追求,就越孤独。”
如此看来,看似孤独的人,是离群而居,无人关心的可怜虫。但其实他们在自己小小的世界里,享受着一份不被外界打扰的清净,想自己该想的,做自己爱做的。
享受孤独的人,思想独立。他们对人对事有独立的思考和判断,不愿在人群中人云亦云;
享受孤独的人,目标清晰。他们不会把有限的时间,浪费在无效的社交中,他们会在独处中,始终保持头脑清醒,朝着既定目标不懈努力;
享受孤独的人,内心强大。他们不会玻璃心,接受不了生活的不如意,也没有时间伤春悲秋,而是在平凡的外表下藏着一颗坚定而执着的心。
复旦名师陈果在《好的孤独》一书中写道:
“孤独是自得其乐的独处,是自成体系的完整,是由自我思想的丰富性而带来的,对独处的近乎贪婪的偏好与享受。
那是一种对自我充实饱满的精神生活的不紧不慢地消化、悠然自得地回味,娴静而从容。”
内心强大的人,不惧怕孤独,反而很享受孤独。
巴尔扎克说:“伟大的人物都走过了荒沙大漠,才登上光荣的高峰。”
没有谁的强大是与生俱来的,所谓的强大,不过是一个人历经千辛万苦,经过千锤百炼后,而获得的“荣誉勋章”。
未来,愿我们都能获得这枚勋章,对逆行中的一切具有免疫力,做生活中的强者。
作者简介:雨舟,一个眼里有光,心中有梦的女子,愿用文字之光照亮余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