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自驾回家的路上,遇到了一件印象深刻的事情。
当时在一个服务区停歇,我去接热水,因为热水会飞溅,所以需要把热水壶放到下面的隔板上。
隔板上有很多泡面调料等食物残渣,看起来很脏,味道也不好闻。
旁边有一个小伙子正在拿着泡面桶接热水,正当我纠结要不要把热水壶拿起来时,他的泡面桶翻了,可能是手被热水烫到没拿稳。
这时,我心里暗自可惜这桶泡面,小伙子却把面饼捡起来,说了一句:“不能浪费了,花钱买的。”
然后又小心地接了热水,端到一旁去吃。
食物掉到地上后要不要吃?
好像有个说法是,如果没有超过3秒,就可以吃。
但现在大多数人会选择不吃,并且会因为没有接触细菌、捍卫了自己的健康而产生本应如此的想法。看到别人捡起地上的食物,还会选择去制止。
《瓦尔登湖》中有一段话很有意思:
玷污了一个人的,并不是进入口中的食物,而是吃食物时的胃口……所吃下去的东西并不是一种维持人体生命的食物,也不是启发精神生命的食物,而是送给占有了我们生命的寄生虫的食物。
好像我们吃的东西变得不那么重要了,要紧的是胃口,是感受。
“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当我们不了解别人的感受时,就要学会闭嘴,这应该是一种美德。
有一个爸爸整日沉迷网游,一毛钱不挣,不照顾老婆反要被老婆照顾,不关心要高考的孩子反要孩子时刻提醒,对家庭的贡献值为零。
大部分人听到这里,可能要直接开骂了。
其实这是最近被热议的一个电视剧里的情节。
电视剧《大考》中有一个即将高考的学霸叫周博文,他的家庭是典型的丧偶式育儿家庭。
爸爸是个“中年网瘾患者”,整天打游戏,对家里的大小事不闻不问,家里饭馆生意靠妈妈独自操持。然而母亲还对父亲这种躺 平式生活保持极度的放纵和包容。
三个人的家里,周博文显得更像是一个大家长。
明显摆烂、看似无用的爸爸,本以为会成为吐槽的对象,却意外地获得了“理解”。
除了演员对角色的塑造之外,还因为大家感受到了一个家庭中真实的复杂情感。
家庭中不完全看中物质意义上的贡献,情绪价值的提供也十分重要。
这位爸爸虽然“废柴”,但性格温和,十分理解老婆和孩子。有了好吃的,第一口总是先让老婆吃,从不干涉老婆做的任何决定,也不会发脾气或者指责他人。
面对儿子企图改变自己,偷卖自己的游戏账号、举报自己不遵守防疫规定、拆掉电脑硬盘不许自己打游戏、强迫自己去工作等“忤逆”行为,怂怂地妥协,尝试理解儿子即将高考的紧张心情。
随着剧情的发展,这位“废柴”爸爸走出舒适区,开始为家庭出力,为儿子的高考保驾护航,也让大家渐渐改变看法,觉得他情绪稳定、没有大家长的架子,好像还挺可爱的。
妈妈以柔克刚,爸爸慢慢觉醒,一个生机勃勃的家庭,让人无法不理解。
这是我们看了剧情后转变了态度,要是仅凭一张图片,或者几句描述,我们还能做出合适的评价吗?
莫里哀曾说:在评价别人之前,我们应当仔细地、长久地审视自己。
有需要的游客,可以花钱请师傅抬轿上山,这在各大景区本都是寻常事。
可这样的小生意,也闹出了网暴风波,甚至导致“现在年轻人都不敢坐了”。
除了抬人上山,抬狗上山也遭受了网友们的抨击。
这些新闻,让抬轿师傅们都快哭了。
网络中的一方认为,大家都生而为人,你凭什么花钱践踏他的尊严?
另一方则认为,一个花钱坐轿,一个凭力气吃饭,有什么不对?
也有网友调侃,现在网络上有个奇怪现象,客人说可以,师傅说可以,网友说不行!
当然,抬轿师傅生意清淡或许是多种因素造成的,但劳动者的劳动价值理应被肯定,旁观者更不应该动辄抡起“道德大棒”责难消费者,甚至对其网暴。
一份合法正当的职业能否存续,也不该是部分“找茬”网友说了算。
抬轿也有抬轿的讲究,抬活人还是死人,可不是一回事。
最后和大家分享一篇典藏故事——
( 点击图片看故事)
素材 来源:电视剧《大考》剧照、新京报、红星视频、网络评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编辑:兰花
审核:陶云韫、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