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终于知道大明朝的宦官专权制度是从哪里开始的了?更加清楚明朝的衰败又是从哪里开始逐渐蔓延的了?只是可惜了朱元璋和朱棣多次对于后宫和宦官不得干政的训诫从这里开始付诸东流了。
大明朝到宣宗朝时,就算是走到了明朝盛世的结尾了,从宣宗末开始明朝就算是在走下坡路了。而明朝的宦官专权制度也正是从宣宗朝开始的。
明宣宗朱瞻基和其老爸朱高炽共同开创了“仁宣之治”,直接把明朝的经济文化政治推向了另一个高峰,但是朱瞻基在开创盛世的同时,也为明朝后期宦官专权打好了基础。
明宣宗朱瞻基开始,宦官开始从内廷走向外廷,正式开启明朝中后期宦官专权的历史。
明朝自从朱元璋废除了丞相制以后,六部的权力就相对扩大了,皇权也相对集中了,但是这也为皇帝带来了一定压力,为了缓解这个压力,朱棣设立了内阁的雏形,起初这只是一个意见咨询机构,并没有实权,但是经过仁宗朱高炽和朱瞻基的改进,特别是朱瞻基的设计,内阁的权力日趋变大,成为了衔接六部和皇帝的一种纽带。
但是这还不够,皇帝想偷懒,不管国事再怎么少,他都会认为很多,朱瞻基为了自己偷懒,就开始让大学士教宦官读书认字,这可是破天荒的事情,这明明就是为了自己偷懒,还美其名曰是为了更好的处理国事。
在别人看来这就是在违背祖训,可是朱瞻基不这么认为,他认为这些宦官不过是依附皇权,处置他们那还不是一句话的事情吗?但是他始终没有注意到,这些宦官会背着他做什么事情,这就为后世子孙偷懒提供了依据。特别是批红和票拟的出现,直接让后代有样学样,嘉靖和万历两朝皇帝可以二十几年不上朝,这样不称职的皇帝正是从朱瞻基开始的。
除了明朝的宦官,另外一个就是明宣宗对于大航海的错误判断。
在现在看来,我们都知道,闭关锁国必定是没有出路的,在古代明朝时期也是如此,郑和下西洋虽然耗费了钱财,却也为明朝的经济带来了生机。郑和下西洋的时间要比欧洲早,如果当时能够把大航海延续下来,那么后来的大海洋权必定是大明朝的,而且因为大航海的出现,大明水师也必定会不断扩大,被不断经营的水师必定会为大明开疆拓土创造机会,定不会给其他海外藩国称霸海上的机会。
但是结果朱瞻基在同意最后一次大航海后,就闭关锁国了,完全的隔绝了和海外的联系,闭门造车注定落后于人。在明朝中后期,大明水师业务废弛之后,东南沿海的倭寇横行不法,而明朝却屡次剿灭失败,以至于沿海居民生活苦不堪言,为大明的经济带来了可怕的灾难。直到明朝后期,戚继光率领军队把倭寇剿灭,才算是稳定了一段时间。
大航海结束直接降低了大明朝的军队战斗力和对海外的控制力,也为大明朝国力衰退埋下了伏笔。
从上面这两个方面来看,朱瞻基虽然开创了“仁宣之治”,但却为明朝的衰败埋下了后患无穷的祸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