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月份的稿费用来怼了台AIO,导致9~11月两个多月都木有笔记本用,终于在11月下旬到账了10月份的头条稿费,买了这台未来头条号码字专用机:
熟悉的风格,熟悉的味道~Think还是Think,不过从Pad变成了Book
至于为啥买这个本子,说实话原因非常另类:
这是我10年前用的ThinkPad SL400,注意这个USB接口
然后就是这台ThinkBook 15的USB接口,懂了不?刚需有没有~大赞有没有!
价格方面,发售¥4999入手,目前价格应该还是维持这个范围左右,由于已经用了几天了,拆箱部分就免了(反正包装箱里面就是电脑、电源、说明书而已),直接外观评测+性能评测走起。
由于已经有两台撸游戏的台式机了,因此对于续航和办公的需求多过游戏属性(主要还是穷),因此没选游戏本。
当然了,不选游戏本的另外一个核心要素还是——最近特么涨价太狠了啊!618时期的价格现在根本找不回来了啊~另外独显来说,我自己的感受就是,如果买就买RTX2060,要么就不买,毕竟本子一用好几年,独显是没法换的。
好了,罗嗦了这么多,外观晒起:
据说和小新系列挺像的,我倒是挺中意这种简约风格
右下角的ThinkPad变成了ThinkBook,也意味着钱包可以有一丝喘息的机会
Lenovo的Logo,A/C面都有,比较抢戏
屏幕打开之后的站姿效果
ThinkBook从字体设计角度来看,比ThinkPad活跃,如果是后者这样设计在这里,恐怕有点尬
正面照,非常商务的赶脚,也不会诱惑你在写稿码字修图的时候去玩游戏
键盘我看了一下和联想很多款本子完全通用的
十代酷睿(依然14nm),据说是8625的马甲
触控板的面积算是超大了
摄像头这里带防窥物理开关
任你是始祖级黑客,不亲手弄开这个摄像头盖子也是枉然
开关按键这里设计了指纹识别,摸一下直接登录,用过之后好评的很~
键盘当然是带灯的,而且算是个静音键盘,对办公场合比较友好
这个本自可以180°角开合,办公演示环境下还是稍微有点用的,毕竟一边桌子码不了太多脑袋观看
屏幕转轴这里依然是主出风口
180°开合的屏轴细节特写
机身左侧接口布局一览
机身右侧接口布局一览
太懒了,所以直接上个官图的接口部分介绍:
主机左右侧主要接口布局一览
机身D壳主要是进风口以及左右下方两侧的音箱,拆解的话前面发表过文章了,这里不再赘述
机身铭牌和各类贴纸巴拉巴拉
然后就是我认为所有笔记本都应该学习的一处设计:隐藏式USB接口
这里可以插入一个USB接收器,鼠标键盘、PPT激光笔等,也可以插迷你U盘或者TF读卡器扩容
不占据机身空间,不会留个尾巴外露着影响颜值,这对于强迫症型审美中毒患者非常受用~
嗯,有一张Radeon独显,然鹅并不是Vega,也不是Polaris... ...甚是尴尬
显示器的屏占比还算可以,屏框还能接受
锁屏状态轻触开关(无需按压)即可识别指纹瞬间登录(感觉用时不超过0.5s)
屏幕是45%的IPS,250尼特,算是“基本够用”级的产品
左侧可视角度
俯视可视角度
右侧可视角度
底部可视角度
主机使用的电源是65W规格的联想通用型方口适配器,可以后续换超便携的口红电源。
那么,现在插上电源,开启性能模式,性能测试走起
对于办公机型的测试,比照游戏机型倾向不同,而且带有很重的主观色彩。有人只看续航,有人追求轻薄,有人在意屏幕,有人追求键盘触感,有人要求噪音。笔者很现实,一分钱一分货,不可能花三五千块钱买回来万金油啥都能性的。
其实对我来说,外观、身材是第一要务,看得顺眼才能长久相伴嘛~至于性能什么的,开50个网页流畅不卡,磁盘性能到位基本就符合我的追求了,除此之外,噪音小一点、温度低一点最好。以下就是这台ThinkBook的性能测试部分,测试环境、软件版本、系统版本等因素不同,测试结果也有不同。
*注:笔者到手后就安装了额外的16GB DDR4-2666内存,目前是24GB的双通道,因此对比默认8GB单通道产品测试性能会有所不同。
整机配置如图
CPU表现还是很给力的,然鹅这个Radeon620显卡... ...一言难尽啊( ╯╰ )
AIDA64整机参数一览
AIDA64的CPU详情参数
可以看到,ThinkBook对于这块低电压i5的“输血”力度还是很足的,PL1给到32W,PL2给到了44W
这颗处理器全核、3核最高睿频3.9GHz,2核可以到4.1GHz,单核睿频最高4.2GHz。
CPU-Z参数一览
CPU-Z 缓存信息
CPU-Z主板信息
CPU-Z内存信息
CPU-Z 内存SPD信息
CPU-Z测试分数:全核2282.9分;单核466.1分,和7代旗舰的i7-7700K略有差距
国际象棋13074分
CB R10得分:单核8410;多核28089
CB R10得分:单核401;多核1538
AIDA64 GPGPU Benchmark
AIDA64内存、缓存测试
这颗28nm的Radeon620 2GB独显,GPU-Z没有正确识别,规格参数是错的
电气检测规格
显卡恒定20W,功率并不低,然而性能实在一般
从AIDA64的GPU信息可以看到,这是一块28nm R7时代的260M显示卡,性能大概接近HD5770的样子吧
存储系统是32GB傲腾+512GB的SATA接口SSD,但是读写测试数据还是挺吓人的,傲腾黑科技有点Dior啊~
简单来说,作为一台面向商务场合的办公用本,这台电脑的CPU、存储性能还是比较到位的。独显这块,聊胜于无吧。10代酷睿虽然依然在14nm+++的道路上继续挤牙膏,但性能的提升还是很可观的,毕竟通过15W TDP的低电压CPU,获得了接近当年i7-6700的性能表现,单核性能也是非常好看。
不足方面有以下2点:
值得夸赞的部分有以下几点:
好了,这台ThinkBook 15的晒单评价大概就是这样,当然它还有同系列的13、14款产品,非常建议商务用户考虑ThinkBook 13,便携性很好(如果不是拍照修图刚需,我也买小号的了)。
感谢观看本文,下次数码晒单再见!ヾ(•ω•`)o
关注淘数码,发私信:【20196688】自动获取今日数码、配件优惠车牌信息。